劉盈環視群臣,笑容依舊溫和,眼神卻銳利起來:
“舞陽侯所言雖糙,然理卻不糙。朕常思,若非秦末天下板蕩,群雄並起,在座諸位功勳卓著的開國元勳,今日又當如何?”
他目光掃過陳平:“陳相國或許還在鄉裡,憑著一把快刀,分肉分得公平,博得個‘陳一刀’的美名?”
掃過周勃:“周太尉或許還在沛縣,憑著一管好簫,在喪葬之事上發光發熱,一曲《薤露》催人淚下?”
掃過灌嬰:“灌大將軍或許還在市井,憑著一張利口,推著小車叫賣絲織品,‘走過路過莫錯過’喊得震天響?”
最後,劉盈看向樊噲,眼中帶著促狹的笑意:“至於朕的姨父舞陽侯,那定是沛縣第一屠戶,刀法無雙,豬見豬怕!”
哈哈哈!
殿內終於爆發出壓抑不住的哄堂大笑,連那些反對的世家大臣都忍俊不禁。
陳平撚須苦笑搖頭,周勃尷尬地摸著鼻子,灌嬰低頭假裝看靴子,樊噲則得意地挺起胸膛,仿佛“沛縣第一殺豬刀”是莫大的榮耀。
劉盈收斂笑容,看向在座群臣,語氣變得鄭重而懇切。
“蕭相國、曹相國,當年也不過是沛縣小吏,一為主吏,一為獄掾。”
“若非風雲際會,他們縱有經天緯地之才,恐也隻能困守一隅,其名不顯於沛縣之外!”
“時勢造英雄,然英雄亦需有路可走!察舉之製,門第為先,猶如築起高牆,”
“將多少寒門英才、市井豪傑,拒之於廟堂之外?此非國家之福,更非朕之所願!”
“科舉取士,開萬民之智路,聚天下英才於朝堂!無論出身,唯才是舉!此乃朕欲效仿‘陳一刀’分肉之公心!”
“此乃朕欲借姨父‘殺豬刀’之鋒銳,劈開這阻礙賢路的荊棘!此乃朕欲聞周太尉之‘新曲’——一曲為國取才的盛世華章!”
劉盈的聲音並不激昂,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少年人特有的銳氣與理想光芒。
他將樊噲的莽撞咆哮、老臣們的尷尬往事,巧妙地轉化為推行新政的利刃和注腳!
用“分肉”比喻公平,用“殺豬刀”比喻破除積弊的魄力,用“新曲”比喻變革的願景!
既化解了緊張,又點明了核心,更將一眾功勳老臣的“痛點”變成了支持新政的“亮點”!
陳平第一個反應過來,他深吸一口氣,出列深深一躬,聲音帶著一絲複雜的感慨,卻無比清晰。
“陛下聖明燭照,臣心悅誠服!科舉取士,廣開賢路,實乃強國之本!”
“老臣願效仿當年分肉之‘公心’,為陛下新政,竭儘綿薄!”
他將“陳一刀”的典故坦然接下,化為對新政的背書。
周勃和灌嬰對視一眼,也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無奈和一絲釋然。
是啊,若非亂世,他們何嘗不是市井中人?
二人出列,抱拳沉聲道:“臣等附議!願為陛下新政效力!”
聲音雖不如樊噲洪亮,卻代表了軍方重臣的最終轉向。
樊噲咧開大嘴,得意洋洋地看著那些目瞪口呆的反對派,仿佛在說:看!俺老樊鬨對了!俺外甥厲害吧!
劉盈看著殿下躬身附議的群臣,臉上露出了蔫壞又滿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