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朝堂之上。
當劉如意關於臨澤鎮大捷、全殲叛賊與倭寇暗探、成功誤導倭寇戰略方向的詳細奏報傳來,劉盈緊鎖多日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他當眾宣讀了奏報的關鍵部分,聲音中帶著難得的振奮和自豪:
“諸位愛卿!東南捷報!趙王劉如意運籌帷幄,以身犯險,於臨澤鎮設伏,一舉全殲叛國逆賊錢德庸及其糾集之匪類,更將倭寇潛伏於我腹心之地的三百精銳忍者連根拔起!”
“此戰,不僅剪除了內患,更成功將倭寇之戰略目光牢牢釘死在會稽郡!為我吳郡船廠爭取了至關重要的喘息之機!東南之局,暫時穩住了!”
“陛下聖明!趙王殿下威武!”
群臣山呼,尤其是武將們,對劉如意這份以血為餌、智勇雙全的戰績深感欽佩。
“不過……”
劉盈話鋒一轉,目光掃過群臣,聲音變得無比凝重。
“東南雖暫穩,西北烽煙已近在眼前!冒頓單於勾結異域梟雄,糾集標槍鐵騎,蠢蠢欲動,其目標直指我西域、涼州!”
“此二地,乃我大漢近年浴血開疆所得,是西陲之屏障,絲路之咽喉,更是我大漢國威之象征!”
“若此地有失,則我西進之偉業將成泡影,多年心血付之東流!此戰,關乎國運,不容有失!”
劉盈霍然起身,聲音如同金鐵交鳴。
“朕意已決!齊王劉肥、代王劉恒、丞相曹參、陳平留守長安,總攬朝政,穩固後方!”
“朕將親率京畿精銳、北軍健兒,並調集隴西、河西精銳騎兵,西進西域!朕要親自去會會冒頓老狼和他那支所謂的‘歐羅巴鐵騎’!看看是他們的標槍鋒利,還是我大漢的刀鋒更硬!”
“陛下!萬萬不可!禦駕親征,風險太大!”
有老臣立刻出言勸阻。
“風險?”
劉盈目光如電,“朕當年能將他趕出草原,如今就能將他徹底埋葬在戈壁!況且,朕此行,非獨恃刀兵!”
劉盈臉上露出一抹自信而神秘的笑容,拍了拍手。
殿外,在墨狐、墨鳶兩位墨家大師的親自引領下,一隊身著特製皮甲、神情肅穆的士兵魚貫而入。
他們手中所持的,並非尋常的刀槍劍戟,而是一種造型奇特、通體泛著冷硬金屬光澤的長管狀武器——鳥銃!
“此乃我大漢工部天工坊,集墨家之智慧,嘔心瀝血所成之神兵——‘神火銃’!”
劉盈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其威能遠超倭寇鐵炮,更非西夷粗劣火銃可比!”
“射程更遠,精度更高,裝填更快,破甲之力,摧枯拉朽!有此神兵利器在手,縱使冒頓有標槍鐵騎千軍萬馬,朕亦視之如土雞瓦狗!”
群臣看著那些閃爍著寒光的鳥銃,聽著皇帝充滿自信的話語,無不震撼莫名,這就是陛下和墨家一直秘而不宣的底牌?
“大將軍!”
劉盈看向一直沉默的兵仙,“草原方向,就托付給你了!嚴防冒頓聲東擊西,或繞道偷襲!”
韓信抱拳,沉穩如山:“陛下放心,有臣鎮守,草原亂不了!”
——
旌旗招展,鐵流西進。
劉盈親率的大軍,再次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征途。
然而,沿途的景象與當年征服這片土地時,已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