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縮水。
再則就是羊毛不像棉花那般高產,無法做到大範圍的推廣。
“咋都跑後院子來了?”
就在李驍幾人說話間,老爺子背著雙手走了進來。
老爺子這一天也沒閒著,和李驍一樣都在割草呢。
剛剛趕著羊群回來。
聽見了三鳳的聲音之後,便是趕緊走了過來,畢竟後院放著的都是他打鐵的東西,有棱有角的,比較危險。
“爺,你來看看,我大哥弄出來的這堆木頭,真的能紡出羊毛線呢。”
三鳳看到老爺子過來,眼睛也是亮了一下,仿佛是抓住了顯擺的機會。
說著,便是代替了秦大妮,站在了紡紗機前麵。
伸手拿起一把羊毛,輕輕梳理,放在了轉輪旁邊,隨後,輕輕踩踏腳輪,有了動力之後,轉輪開始轉動起來。
將羊毛纖維均勻地拉扯、梳理,讓其變得整齊、順直。
錠輪飛速地旋轉著,將經過梳理的羊毛纖維緊緊地撚合成強韌的紗線。
這個過程並不複雜,很快,錠子上的紗線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個飽滿的線團。
老爺子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也是有些愣住了。
轉頭看向李驍:“這段時間,你搗鼓出來的就是這玩意?”
這玩意?
雖然老爺子語氣平靜,但是李驍還是能聽得出他不以為然的樣子。
對這台河西紡紗機,有點不尊重啊。
“這可不是一般的玩意。”李驍搖頭說道。
“普通的紡機,一次隻能紡出一根線,而這台紡機一次能紡出八條線,甚至十六條線也沒問題。”
“原本十六個人乾的活,現在隻需要一個人就能乾完,能省不少功夫呢。”
“爺,你說它厲不厲害呢!”李驍解釋說道。
而老爺子還是一副平靜的樣子,點了點頭:“這玩意就是織布的唄。”
“可以這麼說。”李驍點頭。
其實紡紗和織布是兩碼事。
紡紗機是將原材料弄成紡線,織布則是將紡線編織成布的過程,是前後兩道工序。
單有紡紗機還不行,想要發展金州的紡織工業,還得研製織車。
在這方麵,李驍也有了頭緒。
準備在這個時代的織車上麵添加一個東西。
正是中學曆史課本上記載的飛梭,能大幅度提升織布的效率。
但是,飛梭的使用還需要一個工具。
彈簧!
想要將彈簧鍛造出來,就需要老爺子的幫助了。
“這段時間,你一直在搗鼓這台紡機,費了不少精力。”
“以後還是多把心思放在習武上。”
老爺子背著手,不輕不重的說道。
隨後,又輕輕摸了摸三鳳的腦袋,臉上露出了難看的笑容。
鼓勵的說道:“三鳳,弄的不錯,比你娘和奶都要厲害呢。”
而李驍自然而聽明白了老爺子的意思。
在老爺子看來,織布就是女人家的事情。
李驍一個大男人,搗鼓這玩意,似乎是有點不務正業了。
應該把心思放在習武種地,騎射練兵之上。
李驍無奈,輕輕搖頭一笑,隻能哄著老爺子說道:“行,爺,我的武藝肯定不會落下的。”
隻能說是認知的差距。
在老爺子看來,兵強馬壯者為王,拳頭大就有理,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但是李驍有著後世的眼光,卻看的很明白。
很多時候,戰爭比拚的是綜合實力。
單憑士兵敢打敢拚,成不了大事。
必須要有渾厚的經濟和科技力量作為支撐,才能走的更遠。
即便是一場戰爭失敗了,也傷不了根基,能輕易重新聚攏起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
沒有這些,一場戰爭或許就能將其打回原形。
不過這番道理,李驍也沒有較真的去與老爺子分辨。
而是對著老爺子問道:“爺,過幾天,我準備組織一支商隊前往大漠一趟。”
“把咱們這段時間以來,釀造的西風烈送去賣掉。”
“您看,咱們李家有誰能立得住?”
在秋收之前,李驍已經傳信老爺子,帶著人在河西堡開始大量釀酒。
經過這段時間都發酵,河西堡的酒水已經成功了。
接下來,隻需要完成蒸餾這個步驟。
西風烈便能正式完成量產工作。
所以,李驍準備讓人去一趟大漠,賣酒的同時,也要買一批棉花回來。
羊毛雖然也能織布,但是有些方麵的性能還是比不上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