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說完這話,就挑眉盯著玄奘了。
他其實對齊王所提讓玄奘搞一個適合大隋的佛門這事,興趣並沒有多大。
畢竟站在皇帝的立場上,他隻需讓百姓擁有信仰的途徑就行。
至於這個信仰的途徑,究竟是佛還是道?
對楊廣來說,都不重要。
可此事不重要,讓玄奘沿途打聽天竺的具體情況,這就很重要了。
甚至楊廣之所以會同意齊王的這個主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此處。
他想讓玄奘為大隋鐵騎探路,搞清楚天竺的具體情況後,派遣大軍伐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既然老祖宗都將規矩立在這了,朕自然得照著規矩辦,讓天下儘皆劃入隋土了?
不然,朕豈不是壞了老祖宗的規矩?
但玄奘被楊廣如此問,卻神色糾結的跟肉包子一樣,直到過了許久,玄奘才對楊廣說:“行,既然陛下有旨,草民自當遵從。”
“隻是陛下,草民還有個不情之請。”
“草民希望此事辦成之後,陛下能恩準草民還俗,草民得娶妻生子啊?”
玄奘此時也算看出來了,楊廣和齊王這對父子,是鐵了心要讓他去天竺拉經書了,這件事也無法改變了。
既然無法改變,他也隻能按楊廣的意思辦。
可即便答應,他卻也想以後能還俗。
因為他們老陳家的香火,還等著他延續呢?
“娶,娶妻生子?”
但楊廣和齊王卻震驚看著玄奘,楊廣更是立刻就目光落在了齊王身上,意思是,你確定你為朕帶來的是個和尚?而不是一個沒有頭發的禿子?
這怎麼一個出家人,淨想著男歡女愛呢?
“是的陛下。”
“草民父母去世了,膝下就草民一個兒子,草民不能讓家裡斷了香火。”
玄奘點頭,然後又對楊廣問:“陛下能否答應草民?”
這下輪到楊廣為難了,甚至他都沒想過,他會遇到個這樣的和尚?
讓朕答應你娶妻生子?
此事朕倒是也能答應,畢竟娶妻生子也算為大隋人口繁衍做貢獻了。
可這事你問過你們家佛祖沒有?他答應嗎?
這才是楊廣此時為難的關鍵。
可就在楊廣為難時,齊王卻忽然道:“行,朝廷答應你了。”
這話說完,齊王才對楊廣行禮說:“父皇,這是他自己的意願,隻要他幫咱搞出了適合大隋的佛門就行。”
“至於其他的,咱應該尊重他的選擇。”
齊王很顯然要比楊廣更有功利心。
以至於楊廣聽他如此建議,也愣了愣,隨後才頷首道:“行吧,既然如此,那朕答應你了。”
“待你弄回了經書,為大隋建立了新的佛門以後,朕便許你還俗。”
“不但讓你還俗,朕還親自為你賜婚,如此可好?”
“好,那草民就先行謝過陛下了。”
玄奘應了一聲,這才沒有了後顧之憂。
“嗯,若是如此的話,那你就今夜休息一晚,明日讓齊王派人快馬送你趕往嶺南,從那裡乘坐我大隋的五牙戰艦,前往天竺吧。”
“不過記住了,經書不經書的,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打探消息,此事一定要詳細周全,你可明白?”
楊廣嗯了一聲,然後才嚴肅叮囑。
就連齊王也跟著補充說:“對對對,但凡所過之處都畫下來,記下來。”
“你應該識字吧?”
齊王這是擔心玄奘不識字,畢竟這家夥年齡著實小了。
但他邊上的誇由,卻在玄奘還未回答齊王前,立即就對齊王行禮說:“王爺,要不就讓小人和他一起去吧?”
“正好小人也沒有太多事,您看怎麼樣?”
誇由既然想投靠大隋,他就肯定明白,這是一個立功的大好機會。
不就是坐著戰艦去天竺溜一圈嗎?
咱本來就是紈絝,紈絝最喜歡乾的事,正是遊山玩水啊。
“你?”
可齊王卻看了誇由一眼,然後否決道:“不行,你回頭還得張羅你妹妹進宮的事呢?”
“你就彆去了,本王讓孫綱帶上一隊王府親兵,護送玄奘前往天竺。”
“父皇,您看孫綱可以嗎?”
齊王說的是齊王府長史,和楊六五一樣,都是楊廣安排給兒子的。
所以聽齊王如此建議,楊廣也這才頷首說:“嗯,那就讓孫綱帶人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