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祂們不收取這些香火,百姓心中感念,也會在家中設立長生牌位供奉,這對於以前根本不敢大行於世的神道而言,已經是突飛猛進的變化了。
而成百上千的太乙散人,真人,天君救世,又坐實了周鐵衣天尊的名號,既然朝廷不喜歡聖人這個稱呼,那麼百姓改口也行,於是從玉京山至南方萬裡之地,周天尊的名號已經深入鄉間地裡。
就算朝廷再禁用這個名號,也不過是多編一個新的名號罷了,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除了神仙合流對天下的影響之外,無汙染的墨石配合蒸汽機的大範圍應用也讓整個天下的農田種植變得容易起來,配合洛水的灌溉,雖然是大旱,但是早春幾個重要產糧區的糧食基本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至於那些沒有覆蓋的地方,周鐵衣也沒有強行推動每個地方都成為糧倉,工業化本來就需要人口,這個過程必然要付出代價。
在前世的時候,有著名的羊吃人理論,通過圈地運動,讓農民放棄土地,在這個以農為本的世界中,讓農民放棄土地更加困難,這會遭到來自百家道統的阻礙。
而且地方百姓也不像天京這些大城市,他們的思維還局限在耕地才有飯吃,與其通過基層去治理,周鐵衣借助這場旱災進行更簡單的處理辦法。
那就是直接將逃荒的人送到鐵路鋪設這些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地,以工代賑,兩難自解,然後用產糧地的糧食保證基本生產。
所以這兩個月不僅沒有出亂子,反而隨著工業人口的增加,整個天下的工業改革如火如荼進行著,這又會重新反補到農業之上,機械化種植的初期產糧效率自然大增。
但除了這些聽周鐵衣話的地方外,其他不聽周鐵衣話的地方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比如那些拒絕太乙散人,真人,天君進入的州府,在大旱之時變得焦頭爛額,一份份求援奏疏被火急火燎地送到朝廷。
但是朝廷之上,從聖上到司民都默不作聲,他們知道這些人是在表忠心,但是周鐵衣也沒有破壞大夏朝廷啊,反倒是周鐵衣實行的兩項改革策略才是應對大夏如今大旱最好的辦法。
在沒有人拿出更好辦法之前,這些表忠心的朝廷官員們更像是阿諛奉承之輩,隻想著中央朝廷拿出錢糧來養人。
甚至宮中傳出大夏聖上看這些奏折之時冷笑道‘蠹蟲’,朝廷雖然不懲治這些迂腐的官員,但是百姓會用腳投票,州府養不起百姓,而周圍的州府又有工作機會,自然大家都會往周圍跑。
蒸汽飛艇和船舶業也在這番刺激下飛速擴張,就像周鐵衣之前提出的每個地方都修一個鐵路局一樣,現在那些已經吃到改革第一波紅利的州府,如湯州府,山銅府之流提出要每個地方都修蒸汽飛艇局和船舶局。
因為修建一處這樣的設施,就可以解決上萬勞動力的供養問題。
而整個天下,南方境內的省道即使有不服周鐵衣的官員從中作梗,但麾下百姓至少可以自由行動,暫時沒有激起民亂。
但是西北方方向佛教統治下的九省道卻反而出現了餓殍遍地的情況,這裡同樣大旱,更加恐怖的是在周鐵衣的管控下,天下大中型的糧商硬是沒有賣一粒米給西北諸省道。
唯有在佛教和大明道宮對峙的前線,修建了幾個通道,讓百姓可以逃荒。
黃庭州,此處靠近戰場前線,這幾個月大旱,佛教先是鼓動災民衝擊官府,放開糧倉,這樣百姓們得到了糧食,佛教則名正言順獲得了統治權。
但佛教卻沒有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通過衝擊官府獲得糧食的百姓就不會想著耕地了,在如此大旱之下,耕地不一定有收獲,但是跟著佛教高人們鬥官員卻一定會有糧食。
當人心這麼想的時候,再讓人心靜下來就算是佛法也做不到,於是這一來二去,直接耽擱了春耕,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糧食,因為百姓的瘋搶大量浪費,沒有有效調動,參與再生產。
讓此時西方九州之地不僅麵對天災,還要麵對人禍。
不過佛教有如此多上三品在背後支持,倒也想到了一個臨時的辦法。
“咚咚咚。”
一聲聲寺廟鐘聲在黃庭州各處響起,圍在寺廟外篳路藍縷的百姓們用吃人的目光看向寺廟,和尚們從寺廟中走出,手中端著一盆盆篩選好的泥土,泥土呈現紅褐色,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百姓們上前,依次領取那些紅褐色的泥土,每個人都端著一盆土,開始進食。
剛來逃荒的人在最後領取泥土,他們聽說廟裡麵發糧食,所以就來領取,但是當領到一盆土的時候,卻目瞪口呆。
“這土怎麼能吃?”
一個老實巴交的鄉下人帶著兒子,難以置信地問道。
他這一問,周圍的百姓們窮凶極惡地瞪向他,仿佛他有滔天大惡一樣。
好在一個和尚及時拉住了這個男子,說道,“施主是才來領布施吧?”
“對,我聽說廟裡發糧食,還有肉吃。”
和尚笑道,“寺廟禁葷腥,哪裡會發肉食,不過施主想要吃肉卻也容易。”
男子疑惑不解。
和尚繼續說道,“我教施主一道法咒,此咒名為【彌勒救世咒】,念誦此咒,吃土即是吃肉。”
佛家原本有【淨口業咒】,專門給那些在家修行居士,佛家號稱吃肉之前念誦此咒,那麼吃肉就當吃素,不沾葷腥。
但現在佛教卻反其道而行之,念誦【彌勒救世咒】,吃土就是吃肉!
這咒語雖然繞口好在隻有三句,男子還在繞口,他身邊的小孩已經學會,念誦了一遍,拿起盆中之土大口咀嚼起來,隻覺得這土油潤豐滿,就像是上好的肥肉,放入口中,一抿就化。
孩子抓著土,看向父親,露出天真的笑容,“父親,這肉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