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段乾氏【二合一】_戰國大司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戰國大司馬 > 第223章:段乾氏【二合一】

第223章:段乾氏【二合一】(1 / 2)

段乾氏,據蒙仲所知其實至少有兩支,且彼此的祖源並不相同。

其中一支出自嬴姓,相傳其先祖乃是老子的後人李宗,因在魏國被冊封於“段”、“乾”兩邑而自稱段乾氏,後來李宗投奔趙國,成為趙國的上將,其後人便是如今趙國的奉陽君李兌那一支。

而另外一支則出自鄭國姬姓,其祖先乃是鄭武公的次子姬叔段,因其與兄長鄭莊公爭奪鄭國君主失敗而逃到一個叫做“共”的地方,因此姬叔段又稱作共叔段,其後人為了紀念先祖,改稱段氏。

段氏傳到第六代,即魏文侯時期魏國重臣段乾木,相傳其本名叫做段木,三家分晉後因居住在魏國的段乾邑,故而被世人稱為段乾氏,成為段乾氏一族的祖先。

關於段乾木,蒙仲亦曾向宋雷打聽過,得知段乾木乃姬段的第六代子孫,因年幼時家境貧困,曾行走於晉國的市井,雖然為人仗義,但也頗為市儈,後待等魏文侯將孔子高徒子夏請到西河,段乾木棄尚求學,拜入子夏門下。

值得一提的是,段乾木雖然被稱作魏文侯時期的魏國重臣,但他本人終身都並未出仕於魏國,隻是作為魏文侯的私人幕僚,為其出謀劃策,大多時候仍隱居在市井之間,頗有幾分“布衣將相”的意思——雖然段乾木其實談不上什麼“布衣”,因為他在拜師子夏之前,就已經是晉國經手牲畜的大商賈,家財頗為殷富。

至於“西河之儒”,指的其實就是子夏在西河開館收徒的這一支。

子夏,原名卜商,他雖然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但他的思想卻與儒家正統思想相左,頗為“異端”,故而在孔子死後,子夏受到同門師兄弟排擠,於是便離開孔門,受魏文侯的邀請來到魏國的西河,相傳李悝、吳起皆是他的弟子,就連魏文侯亦拜其為師。

毫不誇張地說,“西河之儒”當時在魏國頗具威望,到後來唯有衛國鬼穀一係的思想才能與西河儒分庭抗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西河之儒與儒家正統並無什麼聯係,基本上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畢竟前者是儒家的異端另類,而後者才是儒家的正統,直到數代之後,兩者間的關係這才稍稍融洽,但說實話也談不上有什麼親密,比如蒙仲曾經幾度前往鄒國拜訪孟子與其諸弟子,當時他從未聽說過魏國亦有儒家的分支,直到今年在他成婚前後,孟子得知他欲前來魏國,這才告訴蒙仲他儒家在魏國還有這麼一支分支。

而這,也是蒙仲吃不準段乾氏會以什麼態度對待他的原因。

但沒辦法,在田文並非真心實意與他和解的情況下,他唯有求助於段乾氏,否則,在魏國人生地不熟的他,哪有什麼門路接觸魏國的達官顯貴,更彆說魏王。

大概在當日的傍晚前,蒙仲帶著蒙遂、樂毅、榮蚠三人,終於在經過一係列的打聽後,終於找到了「段乾寅」在大梁城內的府邸。

段乾寅乃是如今段乾氏一族的族長,之所以不在西河而在大梁城內,那是因為段乾氏一向負責教導魏國王室的公子,比如已故的魏襄王魏嗣,現任魏王魏遫、太子魏圉(yǔ),雖然在朝中並不掌權,但相信就算是田文,也不得不給段乾氏幾分麵子。

“哇……”

在來到段乾氏的府門前後,榮蚠不禁出聲感慨麵前這座府邸的規模:“這座府邸,怕是不亞於田文的府邸了吧?”

蒙仲淡淡一笑,解釋道:“段乾一族,自其先祖段乾木起,便是魏國的富商巨賈,單論財富,並不亞於有薛邑在手的田文,隻不過相傳段乾氏子弟素來低調,不像田文那般熱衷於顯擺罷了。”

“原來如此。”蒙遂、樂毅二人點了點頭。

在府門前正了正衣冠,旋即便邁步走上府前的石階,朝著守在府外的幾名衛士拱手說道:“在下乃孟夫子弟子蒙仲,從宋國而來,欲請見段乾氏,懇請通報。”

立於府門前的幾名衛士上下打量了幾眼蒙仲,見蒙仲幾人雖然年輕,但一個個身佩利劍、氣勢不凡,絕非尋常平民,亦不敢擅做主張,當即代蒙仲前往府內通報。

“阿仲,你說段乾氏會見我等麼?”

在等待的時候,蒙遂有些擔憂地問道。

“應該會吧?”

蒙仲其實也吃不準,但考慮到孟子乃當今世上儒門的領袖,就算西河之儒與正統儒門關係疏遠,但也不至於不賣孟子的麵子。

就在蒙仲一行人心情忐忑地在府門外等待時,就見有一名目測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急匆匆地走出府外,在左右張望了幾眼後,立刻便看到了蒙仲等人。

“嗬。”

隻見其輕笑一聲,迎上前拱手拜道:“不知幾位哪位是孟夫子的弟子蒙仲?”

蒙仲聞言走上前一步,拱手拜道:“在下正是蒙仲。”

“哈哈。”那名年輕人亦當即拱手回禮道:“在下段乾崇。”

聽聞此言,蒙仲頗為謹慎地問道:“不知賢兄與段乾寅段乾大夫是……”

那名年輕人亦不隱瞞,笑著說道:“段乾寅便是家父。……家父得知孟夫子的弟子前來拜訪,特地命愚兄前來迎接。”

“原來是段乾氏的公子。”蒙仲連忙又補了一禮。

見此,段乾崇擺擺手笑著說道:“同為儒門弟子,何必如此疏遠?我觀賢弟年歲應該不及我,若不嫌棄,在下托大喚你一聲賢弟,你我兄弟相稱即可。”

“豈敢豈敢……”

蒙仲雖然有心慶幸於段乾氏公子對待自己等人的熱情,但也著實有些納悶:眼前的段乾崇,如何斷定他確實是孟夫子的弟子,而並非招搖撞騙的騙子呢?

出於心中的困惑,他忍不住問道:“崇兄,你何以斷定在下確實是孟師的弟子,而並非欺詐之徒呢?”

“哈哈哈。”段乾崇聞言笑了笑,旋即看著麵露不解之色的蒙仲說道:“前一陣子,家父便已收到了孟夫子的書信,當時孟師在信中言,日後或有一名自稱蒙仲的少年來拜訪我段乾氏,請我段乾氏多多照拂……這豈非就是賢弟麼?”說著,他見蒙仲臉上露出驚詫之色,不解問道:“怎麼?孟夫子不曾告訴你麼?”

蒙仲張了張嘴,心情複雜地說道:“並未聽孟夫子提及過……”

不得不說,他此刻的心情著實複雜:他怎麼也沒想到,為了他此番前來魏國一行,非但他老師莊子竭儘全力給予幫助,就連他另外一位老師孟子亦早早為他鋪好了路。

“先進府再說罷,家父還在堂屋內等候呢。”段乾崇稍稍催促道。

“失禮失禮。”蒙仲連說了幾聲,旋即便在段乾崇的帶領下,與蒙遂、樂毅、榮蚠幾人邁步走入了府邸。

不得不說,段乾氏不愧是殷富之族,其在大梁的府邸又大又深,以至於當段乾崇將他們領到內院的主屋的堂屋時,蒙仲等人足足在府內繞了許久。

足足過了好一會,段乾崇這才領著蒙仲等人來到內院北屋的堂屋。

“家父正在屋內等待幾位,賢弟請,幾位請。”

“崇兄請。”

邁步走入堂屋,蒙仲便看到一名目測年近半百歲的老者正端著茶碗坐在堂內,待瞧見蒙仲等人走近堂屋時,這位老者竟亦起身相迎,口中笑著說道:“足下想必就是孟夫子弟子蒙仲吧?”

在旁,段乾崇介紹道:“賢弟,這位便是家父。”

“段乾大夫。”

蒙仲幾人連忙恭敬地行禮。

可能是猜到了蒙仲心中的想法,段乾寅笑著說道:“老夫起身相迎,隻是出自對孟夫子的尊敬,賢侄不必在意。……請坐。”

“多謝。”

在謝過之後,蒙仲幾人紛紛入座。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習慣了盤坐,因此蒙仲在入席就坐後,下意識便地盤坐在席中,直到他發現段乾氏、段乾崇父子皆正襟危坐,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正準備改換坐姿,然而此時卻見段乾寅笑著說道:“賢侄不必拘束,老夫亦知曉賢弟自幼便拜入莊夫子門下,後來才成為孟子弟子……”

在旁,段乾崇亦笑著說道:“賢弟無心間的坐姿,倒是讓愚兄更加斷定賢弟正是孟夫子所言的弟子。”

『孟師連這事都在信中說了?』

蒙仲心中有些意外。

此後在與段乾夫子的閒聊中,蒙仲逐漸發現,雖說西河儒門與正統儒家以往關係不好,但段乾父子對於孟子還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孟子不肯成為齊宣王招攬天下賢才的金字招牌,毅然回到鄒國教授弟子,傳播儒家思想,似這般視功名利祿於無物,致力於傳播儒家思想的舉措,讓段乾氏夫子極力稱讚。

順便提及一句,段乾寅是段乾木的孫子,段乾木則是子夏的弟子,子夏與曾子是同門師兄弟,而孟子是曾子的弟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因此段乾寅與與孟子在儒家的輩分其實是同輩,因此段乾寅才會稱蒙仲為賢侄,而段乾崇也因此才會與蒙仲兄弟相稱。

得知此事後,蒙仲心中也是鬆了口氣:幸虧段乾寅與孟子同輩分,否則要是矮一輩、甚至矮兩倍,那氣氛可就糟糕了。

畢竟儒家是非常注重門第與輩分的,倘若段乾寅果真比蒙仲矮一輩,他就得喊蒙仲一聲師叔——可想而知會是怎樣的尷尬氣氛。

在閒聊了幾句後,段乾寅捋著髯須問道:“賢侄此番前來拜訪,是因為田文的關係吧?據孟夫子在信中所言,賢侄似乎與田文有什麼恩怨?”

聽聞此言,蒙仲亦不隱瞞,將他與薛公田文曾經在趙國的恩怨告訴了段乾寅、段乾崇父子,段乾寅聽罷一言不發,而段乾崇則是冷笑連連,忍不住說道:“父親,我早就說過,這田文囂張跋扈慣了,徒有虛名!”


最新小说: 桃矢夭夭 流落荒島我從草根變男神 抱歉我無敵 重生83:長白山上采參忙 謝邀,人在綜藝靠毛茸茸帶飛躺贏 落魄大小姐不想以身飼虎 從僵屍先生到僵約的僵屍 下山後成了高冷校花的貼身高手 都穿越了誰還當渣男啊! 我紂王都成聖了,你跟我講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