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整個樓盤都在為正月十四的大年做準備,過完元宵相當於春節徹底結束,所有人都該歸位了。
所以十三下午大家都在拚命賣力工作,想趕緊乾完回家陪孩子。
江萊也把孩子接過來了。
正月初九那一天她去了一趟老家,當時我還有點不放心,害怕她回去會被扣留下來什麼的。
畢竟現在她會掙錢,而且大山裡的事兒是不好說的,要真有什麼三長兩短外麵的人根本不知曉。
但她還是堅持回去,後來回來還帶著孩子。
這孩子跟她長得挺像的,五官很好。就是有點認生,但我覺得不太是簡單的認生,小靜和小野和他在一塊兒玩了這麼久都沒人帶動起來,感覺有點自閉的傾向。
但他又是聰明的,小靜和小野給他玩玩具,其中就有磁力片和拚圖,他都能搞得好。
有時看著小靜和小野吵吵鬨鬨,那表情居然有點兒像成年人的意思,很是老道。
這莫名讓人覺得有點心疼。
但我覺得江萊是明白的,所以她想早點把孩子接到身邊自己帶,就是不想讓孩子毀在大山裡,毀在原生家庭中。
他們隻能管孩子的吃喝拉撒,有時候甚至這點都辦不到。
等他到江萊身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十三下午兩點,我臨時被他們叫走幫忙,還是帶人去信用社辦理貸款。
江萊孩子沒人帶,小家夥又不願意一個人在家裡,而且江萊也不放心。
讓人送他到我家找小靜和小野有點麻煩,誰都沒空,我乾脆把他一塊帶到信用社,讓他跟著我。
小家夥倒是願意的,和江萊表明自己的心意後跟我走了。
在車上有人逗他。
問:“小朋友,你跟著你媽媽一塊上班嗎?看你年紀不大喲,幾歲了?”
他不說話,縮在車子的角落,整個身子都緊緊靠著車門。
就是大家都覺得他沒禮貌的時候他開了口。
“我和我阿姨一起的。”
我感到欣慰。平日裡和他說句話都困難,他多半都喜歡直接用行動來代替說話。
也很少開口叫任何人。
但是小家夥進步很快,他剛來的時候普通話還不是很好說的特彆蹩腳,就是很正宗的老年人那種貴譜。
今天居然改進這麼多。
可見這小家夥在私底下偷偷學,偷偷用了功的。
“孩子有點認生,他媽媽是我們團隊很出色的銷售,今天很忙,帶了很多客人,所以臨時和我一塊,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孩子很聰明,也很聽話,不會給大家帶來煩惱。更不會耽擱你們辦理業務。”
“沒得事沒得事,我們就是看這孩子長得也挺好,還以為是你家的。嗯,看著是挺優秀的,認生正常,小孩子就是認生。”
另外一個說。
“要是不認生就完蛋了,隨便有一個人直接就叫走,那要是跟著人販就走了不就沒結果了。小朋友還是少和陌生人說話好。”
之後孩子就沒開口了。
我和大家對資料,讓他們提前準備好所有需要的東西,再檢查一遍。確保一會兒流程辦得高效。
大家都很配合。
有人說起明天過大年的事。
“哎喲,我就是看著明天要過年,想著今天把事兒全都乾完了,明天就不用擔心啥子,心也能落地了。孩子們都出去打工了了,等到明年回來可能房子就能住上了。想想還算是有盼頭。”
“誒,看他們這個進度很有可能搬進去過年。那天我聽他們說負責人說會加快進度,不知道是真是假。就以現在這個速度都不錯了。”
“是咯,他們出去打工掙點錢回來正好可以裝修。”
“在城裡買一套房子真不容易。”
“在哪裡有一套房子容易?就算是鄉下也不容易,現在人工費,材料費,什麼都得花錢,就連最基本的地基就要一筆錢,還在上麵給你批了才能修。
反正都很惱火。”
“在農村有土地,有錢還可以,要是什麼都沒有住在那兒吃什麼喝什麼?”
“也是。在城裡最起碼隨便都可以找個工作,說難聽點就算去幫人洗碗端盤子也能掙兩個錢,還不用跟那些人拉拉扯扯,成天你家盼著我家不好,我家盼著你家遭殃的。”
“嗐,反正現在都是孩子們的事兒,我們老了不中用,最多就是乾乾力氣活,掙錢還是他們為主了。”
“能幫他們帶帶孩子乾點瑣碎的事兒,也是一種付出。不然讓他們去找保姆?保姆不也還得花錢?我們隻是沒有工資而已,不代表沒有價值。”
我發現他們這裡的有幾個人說話還挺有意思和她們的年紀不太匹配。
不過細想也是。
如果他們的想法和村裡那些一樣的話也不至於能跑到這裡幫孩子們辦理這些繁瑣業務。
也不會支持孩子們到大城市發展了。
好多人什麼都怕,不願意走出舒適圈,更不想與外界的人聯係上。
甚至覺得光是走出家門都會水土不服。
但總有人是想奔出頭的。哪怕已經上了年紀也還想再搏一搏。寧願留在城裡也不想回農村,就是不喜歡農村那些彎彎繞繞的境況。
車子到了信用社門口,我找負責人拿到號,帶他們處理。
我和江萊的孩子就在旁邊等著他們辦理,需要用到我的時候他們才叫我。
“寶貝,你餓不餓?想不想吃點什麼東西?阿姨帶你去買好不好?”
他搖頭。
“那……你會不會覺得無聊?想不想和我聊聊天?陪我打打打發時間好不好?”
他點頭。
但就是不太說話。我估計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又或者隻是單純不想拒絕我。
我試圖和他多溝通。
想看看孩子是怎麼想的。
“寶貝,之前你媽媽給你買的東西你都收到了嗎?感覺怎麼樣?”
“嗯,不錯。”
“身上這一套衣服也是媽媽給你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