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他的聲音已經變得斷斷續續,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李泰看著麵前憔悴不堪的李承乾,鼻頭一酸,眼眶瞬間紅了。
“哥,那是我年輕時不懂事,對不起大哥了。”
他的聲音帶著哭腔。
“哥,不要這麼說,我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爹娘走了,臣弟知道,大哥負擔了太多,不僅要處理國事,還要將我們這群弟弟妹妹都安頓好。”
李泰抹了把臉上的淚水,臉上滿是悔恨。
“臣弟心裡比誰都知道,大哥給我們遮風擋雨了太多,可是,大哥,我如今也知道了,自己不是那塊料,就算是處理東京的事務,沒有稚奴的幫助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臣弟就不是坐上皇位的這塊料子,大哥,我在你的傘下安逸慣了,要是讓我去當著這把傘,罩住兄弟們,我怕是不行。”
“我連我自己都照顧不過來。臣弟倒是覺得,稚奴可。”
聽到李泰的話,李恪也默默地點了點頭。
“稚奴性格溫和,也有能力,至少東京的不少事務,都是稚奴單獨處理掉的。”
“他有這個本事,也有這個擔當。”
李承乾的目光再次落在李治身上,眼中滿是期盼。
“稚奴,你怎麼說?”
他的聲音輕柔,生怕嚇著了麵前這個猶豫的弟弟,伸出的手微微顫抖,想要抓住什麼,卻又無力的垂下。
李治迎上李承乾那期盼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
過往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來,他想起了小時候,在東宮的花園裡,兄長手把手教他騎馬射箭,陽光灑在兄長的笑臉上,溫暖而明亮。
想起了生病時,兄長守在榻前徹夜不眠,為他試藥喂湯,那雙溫暖的手輕輕撫摸著他的額頭。
想起了每次遇到難題,兄長耐心為他講解的模樣,看著兄長如今憔悴的模樣,兩鬢已染上霜白,臉上滿是病痛的痕跡,他心中實在是有些不忍拒絕。
“皇兄……我怕我做不好。”
他的聲音有些猶豫,但還是鼓起勇氣說了出來。
聽到李治鬆口了,殿內眾人都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
至少,大唐江山也不算後繼無人了。
李承乾更是展開了笑顏,儘管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苦澀,還有掩飾不住的欣慰。
他緩緩從胸口取出一卷黃綾,上麵密密麻麻寫滿字跡。
“這是朕擬的傳位詔書……”
他的聲音微弱,卻字字千鈞,“稚奴,接旨吧。”
李治撲通跪地,雙手接過詔書時,觸到兄長掌心的冰涼。
“大哥,你怎麼?”
李承乾笑了笑,朕料到了。
“若是朕哪一天大行了,稚奴,你即刻靈前即位,你們兩個,要多幫幫稚奴啊!”
“我們都是兄弟啊!”
詔書在燭火下泛著暗黃,“大哥……”李治泣不成聲,詔書展開的瞬間,一滴熱淚正巧落在“大唐皇帝李治”幾個朱砂字上,將墨跡暈染得愈發鮮紅。
李承乾轉頭看著自己的三個弟弟,又看向外麵依舊下個不停的春雨。
雨絲在宮燈的映照下泛著朦朧的光,將遠處的宮闕籠罩在一片水霧之中。
“開春了,春天來了,可是朕的冬天,怕是過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