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永徽元年_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49章 永徽元年(1 / 2)

永徽元年的晨鐘在長安城上空回蕩,春風掠過朱雀大街巍峨的城樓。

當宮人將鐫刻著“乾武“年號的舊匾額緩緩卸下時,木榫與青磚碰撞出沉悶聲響,驚起簷角棲息的寒鴉,撲棱棱飛向鉛灰色的天際。

這一刻,曆經二十年的乾武時代徹底畫上句點,而新的年號“永徽“正被金漆匠人們精心描繪,朱紅底色尚未乾透,便已沾染了朝堂更迭的風雲氣息。

乾武二十年的元日,本該是鐘鼓齊鳴的盛典。

可李治獨坐龍椅,望著空蕩蕩的丹陛,李承乾的身影在記憶中揮之不去。

那個曾與他同乘竹馬的兄長,走在了這一年。

當司禮官奏請按例舉辦元日大典時,李治沉吟良久後,沙啞著嗓音道:“罷了。“

殿外的爆竹聲、百姓的歡呼,都被隔絕在厚重的宮門之外,唯有燭淚順著盤龍柱緩緩滴落,凝結成冰。

這一年,李治以雷霆之勢展開官員大換血。

宣政殿內,官員們站著瑟瑟發抖,看著自己的名字被朱筆重重勾去。

取而代之的,是來自東京的新銳官員——曾在漕運改革中立下奇功的劉仁軌執掌工部,深諳西域風土的裴行儉調入鴻臚寺,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路擢升的李義府,竟被任命為戶部尚書。

當宣讀聖旨任命時,殿內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有人偷偷望向階下那個清瘦的中年男子,見他身著嶄新的紫袍,卻麵色凝重,掌心早已被指甲掐出深深的血痕。

李煒的告老還鄉,為這場權力更迭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這位曆經太宗、高宗、英宗三朝的四朝元老,拄著斑竹拐杖顫巍巍走到李治麵前,渾濁的老眼裡泛起淚光:“老臣追隨先帝於九泉之下,願為陛下守護乾陵龍脈。“

李治親自將他扶起,瞥見老人官服下擺露出的補丁——那是錢武初年間的舊物,曆經數十載仍不舍得更換。

次日,長安城萬人空巷,百姓自發為這位清廉的老臣送行,隊伍從朱雀門一直蜿蜒到灞橋,馬車揚起的塵土中,不知多少人紅了眼眶。

李義府的新官上任卻沒有這般溫情。

深夜的戶部,油燈在風中搖曳,案頭堆積的賬冊幾乎遮住了他的臉。

當最後一摞文書被推開時,窗外已泛起魚肚白。

李義府揉著發脹的太陽穴,望著牆上密密麻麻的軍費開支清單——李治不僅要將國庫七成財賦投入軍備,更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征兵。

陝西道的加急軍報顯示,當地青壯幾乎被征調一空,甚至出現了“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嚴苛政策。

長安東商場的酒肆裡,百姓們圍爐議論紛紛。

“聽說並州的鐵匠鋪都被官府征了,日夜打造陌刀!“

賣胡餅的老漢壓低聲音,“我那侄兒才十七歲,前日也被裡正帶走了...“

說書人驚堂木一拍,說起太宗年間的貞觀盛世,卻被客人嗤笑打斷:“如今這是窮兵黷武!好好的太平日子,非要打什麼仗?“

這些議論很快通過密折傳到宮中,李治卻隻是冷笑,將奏折投入炭盆。

跳動的火苗映照著西域地圖上的紅線,那是他親手標注的進軍路線,直指阿拉伯帝國的邊界。

此時的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的哈裡發穆阿維葉一世正在王宮內踱步。

穹頂垂下的水晶燈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在波斯地毯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十年前被迫向大唐進貢半數國庫的屈辱協議,此刻正被他攥在手中,羊皮紙邊緣已被指甲掐出裂痕。


最新小说: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 小貔貅掉七零軍區大院,被全軍搶著寵 快穿:人渣洗白操作指南 灰霧逃生安全屋[無限末日] 妖書詭聞 河邊茅草屋的秘密 全民:覺醒詞條,真少爺的我被強換職業 紈絝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