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用百姓的血汗錢換來的喘息之機,也該到頭了!“
他將協議摔在地上。
維爾齊(首相)蘇蘇利亞撿起協議,小心翼翼地撫平褶皺:“陛下,大唐此次來勢洶洶。”
“我們必須聯合一切力量。“
他展開一卷泛黃的羊皮地圖,指尖劃過天竺與歐羅巴:“天竺與大唐有舊怨,當年王玄策被劫,唐軍攻打印度,燒殺搶掠無數。”
“而歐羅巴諸國對東方的絲綢、香料垂涎已久,若許以通商特權...“
穆阿維葉一世突然打斷他:“你以為天竺會忘記,是誰打開城門放唐軍過境?“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
“當年阿裡執政時,為了所謂的擴張,竟棄百姓於唐軍鐵騎之下!如今,我們隻能靠自己!“
為了和平,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穆阿維葉不認為大唐會和他們阿拉伯帝國過家家。
他們的領土和大唐接軌。
打,是遲早的事情,而他們阿拉伯,也早就做好了亡國的準備。
但是他們阿拉伯帝國,也不是軟柿子,大唐想要打,那他們也要讓大唐崩下一顆牙來。
阿拉伯帝國的維爾齊蘇蘇利亞看著穆阿維葉。
“蘇蘇利亞,他們會幫我們嗎?我聽說,天竺並不恨大唐,他們會幫我們嗎?”
穆阿維葉看著蘇蘇利亞,眼中露出沉思。
天竺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哪怕唐軍燒殺搶掠,可天竺無人不感謝唐軍,穆阿維葉不認為天竺會幫著他們打唐軍。
在他心中,天竺沒幫著唐軍裡應外合打他們就不錯了!
自從穆阿維葉一世執政後,阿拉伯帝國的工匠們日夜鑽研火器。
底格裡斯河畔的工坊內,青銅熔爐日夜不熄,嗆人的煙霧籠罩著整個城區。
當第一尊仿製的大唐火銃試射失敗,炸得工坊滿目瘡痍時,穆阿維葉一世卻盯著滿地碎片大笑:“至少我們知道了,大唐的火器絕非神物!“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改進,新製的火器射程、精準度都遠不及大唐,這讓他在接到埃米爾被唐軍斬殺的密報時,隻能捏著染血的信箋,默默將怒火咽回腹中。
而在長安,李義府的處境愈發艱難。
各州府催繳錢糧的文書雪片般飛來,卻抵不過無底洞般的消耗。
他曾深夜求見李治,卻在宮門外聽到裡麵傳來鐵銃試射的轟鳴。
透過門縫望去,隻見李治手持新製的火銃,眼神熾熱如焰:“朕要用這火器,開萬世太平!”
李義府退下時,踉蹌著扶住宮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