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剛蒙蒙亮。
晨霧還未散儘。
河東村的老村正,便步履蹣跚的走到了村口,向遠處的土路方向張望。
那樣子可說是望眼欲穿。
幾個早起的村民,趕忙走過來勸道。
“村正,您老不用出來這麼早。”
“從東鄉到咱們河東,伯爺少說也得巳時才能到。”
“您老這麼早出來乾嘛。”
老村正歎了一口氣,對鄉民說道。
“唉。”
“伯爺要給咱們送糧,我不是心中高興嗎。”
“咱們河東村可早就沒糧了,這些日子家家戶戶都靠著野菜樹皮充饑。”
“村裡的婆娘娃子餓的直哭。”
“總算是盼來了糧食。”
周圍幾個村民對望了一眼,小心的問村正。
“村正,伯爺給咱們送糧。”
“到底能給多少。”
“應該也不會太多吧。”
村正捋了一下胡子,悠悠的說道。
“你們放心,伯爺既然答應了給我們糧食。”
“那就必然會讓我們熬到秋收。”
“否則我們都餓死了,伯爺這糧不就白給了嗎。”
村民一聽也是紛紛點頭,確是這個道理。
昨日傍晚,一匹快馬進到村中,告知河東村的村正。
說青原伯今日要來村中發放米糧。
讓村正做好準備。
這個消息,可讓河東村的村民們樂壞了。
河東村頭些時日,被虎頭嶺的山匪搶光了糧食。
家家的米缸都見了底。
這些日子,河東村的村民都是尋些樹皮野菜草根充饑。
說青原伯要給他們送糧食。
一開始,村民們還有些將信將疑。
隻聽說過征糧的勳貴,這發糧的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日上三竿。
村口,出門等待的村民也是越來越多。
這時候,一個身材矮小的老者,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從村中走了出來。
他們背上都背著柳條筐,頭上帶著鬥笠,看樣子是要進山。
有村民趕忙走過去說道。
“楊伯,今天伯爺要來村中發糧。”
“你這是去乾嘛。”
那個叫楊伯的老漢,是村中有名的倔老頭。
此時他麵色清冷的對周圍村民說道。
“我活了這麼大歲數。”
“隻聽說過被田稅逼死的泥腿子。”
“從沒聽說過,貴人還能給咱們食邑丁口發糧的。”
“我寧可信母豬能上樹,都不信勳貴能發糧。”
“咱們投靠青原伯,能保得我們不被山匪欺負就算是燒高香了。”
“勳貴給我們泥腿子發糧?怎麼可能?”
“算了,不跟你們說了。”
“我進山去挖些野菜還能填填肚子,總比你們傻站著等伯爺發糧強。”
說完便搖搖頭,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向山中走去。
都是鄉裡鄉親的,村民們自然都熟知他的性格。
那是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老頭。
所以眾人便不再勸了。
這楊伯一邊走,一邊對著身邊的兩個小子說道。
“你們兩個給我記住了,這天底下最不可信的,就是那些官宦勳貴。”
“這青原縣伯估計也是一樣。”
他的話還未說完,就聽到村口方向有人喊道。
“來了,來了,伯爺的隊伍來送糧食啦。”
村口的眾人連忙轉頭望去。
從土路的儘頭,果然來了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
前麵是幾十名騎兵開路,後麵是七八輛馬車。
而帶隊的,正是那位青原伯李原。
見到李原真的帶著糧食來了。
河東村的老村正,激動的是渾身發抖。
他轉過頭對著身後眾人喊道。
“伯爺給我們送糧了!咱們河東村有救了!”
村口的村民各個都是麵帶喜色。
隨著車輪的吱嘎聲。
運糧的車隊走到了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