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吳德安宣讀的口諭。
左相與輔國將軍對視了一眼,繼續是默不作聲。
原來你肖皇後要踢皮球了,我們可不奉陪。
眼見朝堂上的氣氛又冷了下去。
肖皇後與吳德安對視了一眼,心中也有些發急。
吳總管正要在說些什麼。
忽聽得下麵有人說道。
“臣,趙明遠,有事啟奏。”
隨即從武官勳貴的隊列之中便走出了一人,正是北寧侯趙明遠。
其實老侯爺年歲大了,又有皇帝的賜殊禮,平日的廷議根本就不用來。
但今日朝堂上,要廷議的是青原伯的北川戰功。
老侯爺可是太了解現在的朝廷了。
若是沒人在朝堂上幫襯一把,李原即便是立下了大功,恐怕也會被這些人埋沒掉功勞。
這種事情他可不想見到。
所以他這次來,就是特意為李原來站台的。
見出列的是北寧侯,眾臣也都紛紛望了過來。
想聽聽老侯爺有何高見。
趙明遠走到大殿之前,先對著坐在上首的建興帝躬身行禮。
他雖然知道上麵坐著的皇帝,不過是被後黨操控的木胎泥塑而已,但朝堂的禮儀卻不能廢。
“臣,趙明遠,恭賀陛下北川大捷。”
“我軍一戰大破北蠻兩部,更是陣斬了烏林敵酋。”
“即便是太祖之時也鮮有如此大功。”
“此乃我大梁之幸,朝廷之幸,天下黎民之幸。”
“臣請陛下。重賞北川有功將士,以鼓舞我大梁軍民士氣。”
趙明遠剛啟奏完,就有幾位心懷忠義的大臣也趕忙走出隊列,站到了老侯爺的身後躬身附和道。
“陛下,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其中出列的,就有兵部侍郎李秉孝。
一些大臣雖然沒有出列,但也是微微點頭,對老侯爺的提議表示讚同。
畢竟眼下朝廷的這個局麵,一位能穩定北疆的大將實在是太難得了。
重賞一番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人家,真的立下了潑天的功勞。
輔國將軍與左相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感到了些許怨氣。
他們倆雖是對手,但本意卻是不謀而合。
對於李原這頭猛虎,賞賜自然是要給的,卻絕不能給喂飽了。
朝廷撥給他些財帛美人也就罷了,但絕不能重賞。
老侯爺趙明遠這麼一說,如果朝廷真賞的輕了,怕是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左相與輔國將軍,看向老侯爺的目光都隱隱的有些不善。
吳德安與肖皇後低聲議論了一番,又對趙明遠問道。
“老侯爺,對於如何賞賜北川諸將。”
“您可有什麼建議?”
既然北寧侯站出來了,總歸是要出言問一問的。
趙明遠一拱手,朗聲說道。
“若按朝廷慣例。”
“青原伯斬首敵酋,又大破北蠻聯軍。”
“保得北川四州平安。”
“此功,足可晉爵一級!”
北寧侯的話一出口,朝堂上立刻是議論紛紛。
晉爵一級?李原現在的爵位是青原縣伯,若是晉爵,那這小子可就是侯爵了。
不到一年時間,從一名普通兵戶,一躍成為大梁侯爵。
這聽著簡直是讓人嫉妒的發狂。
正在這時,從武將隊列中又走出了一人拱手說道。
“陛下,臣認為不可!”
聽見有人反對,眾人連忙望去,說話的正是東信侯鮑鯤。
鮑鯤怎麼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