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發現鄭天雄聽聞李原之功可晉升為侯爵的時候,馬上是眉頭緊皺麵帶不悅。
作為輔國將軍的智囊,他當然明白這是因為什麼。
鄭天雄對這個青原伯李原,可說是打骨子裡忌憚。
之前他隻是個縣伯,就已經難以掌控了。
如果他真的晉升為侯爵,那豈不是如虎添翼,這大梁怕是在無人可製。
老侯爺趙明遠見東信侯出麵阻止,便對著他一拱手說道。
“東信侯,青原伯的功勞足以升爵。”
“你為何要阻止。”
“這麼做,不怕寒了邊軍將士的心嗎?”
鮑鯤嘿嘿一笑,也拱手說道。
“北寧侯,您怕是誤會了。”
“在下並沒有要否定青原伯的功勞。”
“隻是他實在是年輕,貿然身居高位並非是好事。”
“更何況賞賜軍功,又不是隻有升爵一途。”
“我認為,朝廷晉爵理應慎重。”
鮑鯤的話聲一落,從武勳的隊列裡,立刻又站出來了一批人。
他們各個躬身說道。
“陛下,東信侯說的在理。”
“朝廷晉爵理應慎重。”
“我等附議。”
“我等附議。”
“你....你們!”
見此情景,老侯爺是心頭火起。
他回頭一看,參與附議的有十幾人,大多都是輔國將軍一黨的勳貴。
這些人阻止的理由也很簡單。
一是看輔國將軍並不想讓李原晉爵,自己出來賣個好。
這二來,更是因為濃濃的嫉妒。
李原你一個破落兵戶,憑什麼短短不到一年就能晉升侯爵。
我們上京這些勳貴,哪個不是蒙受祖蔭,經曆了數代人的經營努力才有今天的地位。
他憑什麼跟自己能平起平坐。
鄭天雄斜眼瞥了一眼氣的渾身發抖的趙明遠。
心中說了一聲,多事!
李原那種猛虎,你既要用,但又要捆上鎖鏈才行。
這麼快就給他晉爵,這天下誰人還能製衡得住。
看著眼前得意的鮑鯤,老侯爺的心中是搖頭歎息。
朝堂上的這些碌碌之輩,隻會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現在的大梁內外交困,而北蠻大軍,就如同懸在大梁朝廷頭上的閘刀。
這閘刀一旦落下,大梁有萬劫不複,亡國滅種之危。
他北寧侯,隻想儘自己的全部力量,為大梁北疆鑄一根擎天梁柱,護得北疆不失。
而這一切的根基,便是那位兩次創造奇跡的青原伯李原。
老侯爺又做了一個深呼吸。
在為李原爭取爵位這件事上,他可不準備後退半步。
於是他邁步來到了鮑鯤的麵前,拱手說道。
“東信侯,你這話說的可就不敬祖宗了。”
趙明遠的話,讓鮑鯤一愣。
他眼神疑惑的望著對方,心說我怎麼就不敬祖宗了?
其他眾臣也是互相對望,他們也不明白,老侯爺這話是從何說起。
趙明遠對鮑鯤問道。
“鮑大人,你可知當年老侯爺鮑輝,是如何從東信伯晉升為東信侯的嗎?”
趙明遠的話讓鮑鯤又是一愣。
鮑輝並非是鮑鯤的父親,而是他的祖父。
鮑家東信侯的爵位,就是祖父鮑輝跟隨太祖征戰十三年,為家中掙下來的。
不過祖父當年是如何從伯爵晉升為侯爵,因為鮑輝死的早父親也沒提過,他並不了解。
所以他並沒有作答,而是想看老侯爺趙明遠想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