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裡的光線不太好,燈泡有些昏暗,裴瑜跟在厲以寧和李老師身後,三個人的腳步聲在空蕩蕩的樓道裡回響。
裴瑜躊躇了一下,還是加快兩步跟上前去,開口問道:“厲老師,我有個事想請教您。就是那個張誌鵬廠長,前陣子我去社科院外事局領大衣的時候,在倉庫裡遠遠地見過他一麵,不過當時沒機會打招呼。厲老師,您跟他熟嗎?”
厲以寧教授聽到這個問題,腳步不自覺地放慢了些。他微微側過頭說:“張廠長啊......也就是在幾次行業會議上見過麵,算不上很熟。”
他邊走邊回憶道:“不過就我所知,這位張廠長在廠裡是說一不二的人物,作風比較強勢。聽說廠裡的大事小情,他都要親自過問。”
李老師在一旁聽著,忽然插話道:“裴瑜,我得提醒你一句。像張廠長這樣的領導,我在企業調研時見過不少。你要是準備跟他打交道,最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李老師,您這話是什麼意思?能說得再明白點嗎?”裴瑜不解地問。
“是這樣的,現在大多數小三線軍工廠實行的還是傳統的廠長分工負責製,一般來說,廠裡會有好幾位副廠長,每個人負責不同的領域。
比如有專門管生產的副廠長,主要負責車間生產調度;有管經營的副廠長,負責供銷采購這些;還有技術副廠長專管技術研發,設備副廠長管機器維護,安全副廠長抓安全生產......
而且這種分工還要和上級部門一一對應。生產副廠長就對口上級的生產處,技術副廠長對口技術處,每個口子都有人專門負責。這樣分工明確,各管一攤,互相之間很少越界。”
李老師頓了頓,然後接著解釋道:“但是呢,三一三機械廠的情況比較特殊。你也知道,現在很多軍工廠都麵臨著轉型的問題。訂單不穩定,業務又雜又亂,發展很不均衡,張廠長就提出了一個新辦法,叫‘分工定點包乾車間’。”
裴瑜好奇地問:“分工定點包乾車間是什麼?”
李老師說:“簡單說就是打破原來的專業分工,讓每個廠領導直接承包幾個車間。從生產計劃到技術指導,從人員調配到產品銷售,所有事情都要這個廠領導一竿子管到底。這麼一來,原來的專業分工就全打亂了。”
他搖搖頭感歎道:“這種管理方式,跟其他軍工廠的做法完全不一樣啊。”
厲以寧聽完李老師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其實張廠長這種做法,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工廠要生存,要轉型,確實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掌舵人。這種集中管理的方式,能夠快速決策,提高效率,對工廠的生存發展來說未必是壞事。
說著,厲以寧轉過頭,意味深長地看了裴瑜一眼:“但是對於下麵的人來說,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可能會麵臨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要麼,你能遇到一位嚴師,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快速成長,學到真本事;要麼……”
話說到一半,厲以寧輕輕歎了口氣。他伸手拍了拍裴瑜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記住一點,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學習的心態。張廠長畢竟是從五十年代就開始搞工業的老同誌,經驗豐富,你到了廠裡,一定要虛心向他請教。”
裴瑜認真地點了點頭:“老師,你們的話我都記下了。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擺正心態,儘快適應新環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把它當成學習的機會。”
三人走出宿舍樓,外麵停著一輛黑色的轎車。
司機已經下車等著,看到他們出來,趕緊打開後備箱。
“裴瑜同學是嗎?時間太早了,還沒有公交車,學校派我來接你去機場,行李放這兒就行。”
說著,司機接過裴瑜的行李,幫忙塞進了後備箱裡。
“真是太麻煩您了,師傅。這麼早就要您跑一趟。”裴瑜客氣道。
“哎呀,這有什麼麻煩的。”司機爽朗地笑著,“為了咱們國家的教育事業嘛,應該的應該的。能為北大的學生服務,那是我的光榮!”
厲以寧和裴瑜坐進後座,李老師則坐到了副座上,和司機攀談了起來。
“師傅,您這車開了多少年了?”
“這車啊,是去年配的,京海產的桑塔納,可結實了。”司機拍了拍方向盤。
“桑塔納啊,不錯不錯……今天真是太感謝您了,這麼早就過來。我也知道您平時工作很忙,這次實在是……”
“李老師,您這是說哪裡話!”司機打斷了他,“您之前幫我家孩子聯係學校的事兒,我到現在還記著呢。再說了,送學生出國學習,這是為國家做貢獻,我心裡高興。”
這輛車是李老師為裴瑜爭取來的,為此搭上了一些私人的交情。
“您家孩子的成績現在怎麼樣?”李老師關心地問道。
“他在師大附中,成績還可以吧,不過北大清華是不敢想了,能考上個普通大學我都要燒高香。都是托了您的福啊,要不然哪能進得了那樣的好學校。”司機一邊發動車子,一邊感激地說。
車子啟動後,厲以寧對裴瑜說:“這次去日本,收集數據、資料什麼的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學習思路。”
“具體是哪方麵的思路呢?”裴瑜問道。
“我們現在的企業管理還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指導。”厲以寧望著窗外,“這幾年,我們的經濟發展很快,但是理論建設跟不上。日本人在這方麵走得比我們遠。”
“您是說,我們要借鑒日本的管理模式?”
“不是簡單的借鑒,而是要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有課程設計上,你在北大能學到的都是些宏觀經濟學的知識,主要還是蘇維埃那套體係。微觀經濟學的知識我準備明年引入,你替我去一橋大學看看他們是怎麼教微觀經濟學的,最好能用在課程改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