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紡線,將棉條固定在紡車上,左手拉,右手搖。
第三步牽經線,牽經線就是將線筒轉換成織布要用的經線,一般需要三到五個人配合。牽經線的織女需要按照設計好的花紋去牽經線,每一根線都不能出錯,牽錯一根線布的花紋就錯了,這就需要織女們細致和耐心。
第四部梳布,就是像梳理頭發一樣把不順的線整理通順。
第五步穿縱,縱是織布機的一個部件,它的用途就是操縱經線提上拉下,編縱花紋。
第六步穿扣,穿扣是織布前最後的準備,將每根線穿過千百根棕絲的縫隙,這個步驟不容有錯,不然要重新來過。
第七步上機織布,最後的一道工序開始織布了,織布有很多種,這是特殊花紋的布,一般沒有學三年以上的還織不了。
鐘師傅在台上給大家耐心地介紹了一遍,然後開始示範起來。
台下還擺了兩台看起來有一定曆史也很有經典的織布機,是給有興趣的客人自行體驗的。
童宛在整個過程都聽得很認真,因為她在兒時就經常坐在奶奶邊上,看著她織布。
她小時候很多毛衣和毛褲都是奶奶親手織的愛心牌,看著鐘師傅熟練的動作,她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這勾起了她無限的情懷。
“姑娘,你要試試嗎?”鐘師傅看著童宛一臉認真聽講的模樣,她笑著問道,“這個比較簡單,你可以親手織一條手帕拿回去。”
桃江的人一向很熱情,有時看到合眼緣的顧客,半賣半送都行。
如果為心愛的人,織一條手帕或者枕巾,那還是挺浪漫的,尤其是刻上兩人的名字,代表著愛的印記。
童宛一想到心愛的人,腦子裡都是傅景行那副又拽又酷,但對她百般疼愛的模樣。
想到這裡,她嘴角咧開一絲弧度。
“二嫂,試試吧。”傅詩菡在邊上鼓勵童宛去試試。
反正她沒有那麼手巧,但她這位二嫂就真的很手巧,傅暖致有些衣服破了一個小口,童宛不會把它扔掉,而是親自把小口縫上,最巧的是一點縫紉的痕跡都看不到。
童宛看到大家這麼熱情,自己也手癢了,於是走到織布機前搬弄那點小功夫了。
“鐘師傅,我有個問題,就是花紋去牽經線,萬一錯了,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呢?”童宛舉起小手提問。
鐘師傅側頭對她笑了笑,“沒有補救的方法,隻能重來,所以從開始就要很小心。”
聽到這裡,童宛對待手上的布也異常認真起來,因為織布也蘊含著人生中的大道理,既然要弄,就要弄得最好,而且凡事都不要想著可以重來,因為布跟人生道路不一樣,布塊可以有很多,但走的路不可以倒退。
童宛看起來大大咧咧、豪爽熱情,內心卻異常細膩。
在鐘師傅的指導下,她手裡的線也逐漸成形,而她認真的模樣卻是最美的。
她曾經想過,等以後年紀大了,閨蜜可以種種花,而她開個小店偶爾就織織毛衣,鉤鉤小玩意,一起打發時光,也挺有趣的。
想想那一幕畫麵,就讓人感覺很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