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後時日,藥田那邊異獸果然稍多了些,以往藥田遇到的最多就是磨皮境界異獸,對應武者一到六經,如今漸有零星煉肉境界異獸,斐家、姚家被清洗過,對付不了,莊瑾親自出馬,一月間斬殺了兩三隻煉肉入門境界異獸。
因為沒什麼危險,帶上陳芸一起,有著陪伴也不覺無聊了,當作修煉之餘的調劑,反而感覺挺有意思的。
這一月間較多外出,莊瑾也感受到了滕元鬆的那句‘莊供奉在縣中的名聲,不比我差,有時間多出去走走就知道了’,百姓見到,的確在敬畏之餘,有著一種親近、感激。
莊瑾最記憶深刻的,是一個賣烤白薯的老頭,帶著陳芸去買烤白薯,對方說他是大恩人,給錢硬是不要。
饒是他說‘最應該感謝的是滕元鬆,自己所為也不是為了他們’,還是死活不收。
老頭道:“老漢的囡囡被斐家抓去,沒了……田也沒了……告到縣衙,縣衙不管……是大人來了,斐家的人死的死、抓的抓、殺的殺,田也回來了,老漢一家又能活了……不管人家咋說,大人在老漢這裡,都是天大的好人……”
莊瑾帶著陳芸離開,老頭在身後跪著相送,走出很遠,回頭看去,對方仍是沒有起身。
……
這日,莊瑾與陳芸又是過去城外藥田,並沒遇到異獸,陳芸提議下,乘興去了旁邊的靈岩山。
靈岩山山頂,有著一亭,亭邊有著一棵巨大的菩提樹,樹身粗大到足有數人環抱,樹蔭濃密,猶如華蓋,春秋都不凋謝。
陳芸拾著菩提樹的葉片,對莊瑾笑道:“這葉子如柿,肉筋細嫩,浸了水、去了皮,薄如蟬翼,裱小冊子寫經書是極好的……聽說有以此祈福的,很是靈驗。”
“也是沾了那位仙人的名聲,才會如此啊!”
莊瑾感歎著,講起傳聞:“相傳許多年前,臨濟縣還不是如今這樣,多山無水,距離水道網絡數百裡……時有旱情,五月梅雨之時,滴水不下……仙人遊曆來此,百姓跪地相請,仙人以笛聲相應,乘白鶴直上雲霄,舉起金樽,一杯落下,風起雲湧,綿綿細雨;兩杯落下,雨聲漸大,雨線如注;三杯之後,大雨滂沱……”
“雨停雲霽,滿城梅花盛放,百姓跪拜感謝之中,仙人在這靈岩山巔、菩提樹旁,乘白鶴而去。”
據說也就是在這之後,臨濟縣在滄海桑田,歲月變遷之中,才漸漸衍變為如今多山多水的格局,有了後來‘江城’之稱。
“呼風喚雨,憑虛禦風,正如夫君曾經所說,‘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或‘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周遊無窮’;再或‘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這正是仙人之樂呀!”
“是啊!”
莊瑾感歎著,目露神往之色,看向下方山林鬆濤,心中驀然生出一股豪情,回首腳下一點,整個人淩空而起,內息湧動,並指作刀,在亭外石柱的門楹題字。
唰唰唰!
片刻後,在他身形落下的刹那,身後嗡的一聲中,門楹上點點石屑落下,其上現出一行龍飛鳳舞、淡墨色如覆蓋點點冰霜的字跡。
這是一副對聯,題曰:何日白鶴重來,且共倒金樽,澆洲渚千年芳草;但見白雲飛去,更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夫君寫得真好呀!”
陳芸驚歎著,感受到其中的逍遙之意,再看向莊瑾,發現他此時身上有著一種難言的縹緲出塵之氣,好似下一刻就要乘風歸去。
她正想說什麼,忽而看向外麵,輕呼道:“夫君,下雪了!”
“是啊,下雪了。”
莊瑾走出兩步,來到陳芸身邊,看向下方。
遼闊山野,林石樹泉之間,無邊無沿簌簌紛紛,雪如瓊花飛舞,遙指暮色中的銀山玉樹。
遠處江流之中,船隻來來往往,縱橫掀動幡折,仿佛浪卷殘葉。
此刻這靈岩山巔,也有著薄薄的霧氣生成,在菩提樹間,掩映白玉八角涼亭,讓此處好似瑤台仙境。
莊瑾、陳芸二人,也都似乎化作了這景物的一部分,一者青衫,一者白衣,好似謫落凡塵的神仙眷侶。
——近日下山,他施展輕功攬著陳芸,穿梭草木,一掠丈許,樵夫看到宛若見到神仙……這正是莊瑾向著胎息、先天之境進發,漸漸接觸身融天地,疾風步也愈發精進,觸及逍遙禦風的境界,再則,陳芸若是身穿白衣,蛾眉淡掃,不言不語,也真是好如餐風飲露的故射仙子,如此難怪樵夫會誤會了。
“夫君有著遠誌,妾身不敢阻攔……今朝同淋雪,也算共白頭,已然心滿意足啦!”
“芸娘這是說的哪裡話?仙人已去,縹緲難求,仙人之樂不可求,我等卻可得‘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人間之歡。”
莊瑾說著,輕輕一歎:“人生如白駒過隙,白頭也不過幾十年光景,現在回想來,我們已成婚兩三個年頭,時間真快啊!”
他回眸與陳芸對視,這一刻,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幕幕景象:
成婚之時,儐相唱喝中,夫妻對拜;
在城外藥田,銀錢緊張,陳芸典當首飾,拉著他的手道‘與夫君一起,布衣疏食,亦可樂終身’;
五經時去往城北,陳芸維護關係,一餐一食,無不儘心,察言觀色,推敲眉目,一舉一動,一個眼色,心領神會,舉案齊眉;
七經時去往下麵縣城,從他離開之日,開始吃齋祈福;
每逢朔望,夫妻兩人同拜月中老人;
……
陳芸執手相看,也是回想起一幕幕。
成婚夜晚,莊瑾諄諄言語‘如今世道蒼茫,天地不仁,眾生求索,煙花易冷,真情難付,他人見我風光,卻不知我每走一步都謹之慎之,如履薄冰,生怕有絲毫行差踏錯。此言與君共勉,望你我能相互扶持,同舟共濟,平平穩穩走過這段並不太平的年歲;
城外藥田,去往外麵,鐵羽鷹撲下,莊瑾將她攬在懷中,淩空一轉;
城北醋君巷,麵對擁擠人流,莊瑾帶著她跳上牆頭,一輪皎潔圓月在兩人身後為背景,帶起風聲,驚動懸掛琉璃燈逸散點點火星;
談及麵對下人態度,言及‘我不是一定要你接受我的觀念,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認知,也不必立刻分辨誰是對的,在實踐中咱們一起成長……真要有問題,就當試錯了,萬事有我’;
去歲莊瑾去下麵縣城,自己被算計,莊瑾回來後得知後,並無半點責怪,心疼、愧疚的模樣;
……
一路走過風風雨雨,直到如今站在這裡,並肩而立,莊瑾、陳芸挽著手,共看此刻千山暮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