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等他們講完,問:“這些法子的設備、材料和元件都有相應的國產替代品嗎?”
專家們沉默了。
主任歎氣:“要是可以進口,哪還用糾結到現在。”
程時低頭寫著他的東西,沒有任何打算發言的意思。
主任衝坐在程時身邊的段守正使了個眼色。
段守正拍了一下程時的肩膀。
程時正專注的乾自己的活,一抬頭,發現所有人都盯著他,滿臉疑惑:“嗯?!”
有專家問:“半導體製冷片與石蠟基相變材料都要進口。程時同誌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辦法總比問題多。”程時把那一疊紙翻出來,看了看說:“中科院海城冶金所去年研發的TEC12703半導體溫差電元件,搭配國營第749廠生產的鋁型材散熱片應該可以。”
大家都伸長了脖子,想知道他在翻什麼。
馬常勝心裡罵罵咧咧:你是不是傻啊?!
你把這東西拿出來,就跟在一群狼麵前掏出塊肥肉一樣。
專家問:“相變材料呢。”
程時又低頭看了看那疊資料:“大慶石化生產的58號全精煉石蠟,封裝在東北輕合金加工廠生產的LF21防鏽鋁容器中,容器內壁噴塗京城化工所研發的導熱矽膠效果也一樣。溫控電路用上海無線電七廠的555定時器芯片與杭州士蘭微電子的熱敏電阻。”
主任又問:“對於剛才專家們說的法子,你有沒有補充。”
程時:“專家們說的很全麵了。我隻有一個小小的建議。要搞個高低溫濕熱試驗箱與振動台,這樣在封裝完成後,先在箱子裡測試一下密封性。會比安裝到無人機上在測試要更高效,節省。”
主任:“這個我們也想到過,但是進口的太貴。德意誌的高低溫濕熱試驗箱要十萬馬克,漂亮國的振動台也要十五萬美元。國產的達不到要求。”
程時翻了翻表格,說:“姑蘇試驗儀器廠的YWT型溫濕箱去年提交工業部鑒定了,不知道今年通過了沒有。如果通過了是符合要求的。京城測振儀器廠的Z750型電磁振動台今年應該也定型了,也可以用。”
主任忍不住問:“這是什麼資料。”
程時說:“馬廠長去年做的全國技術大摸底。”
主任聽完眼睛都亮了:“把你的那份資料給我們複印一下。”
有人說:“多複印幾份,給我們也來一份。”
程時:“複印是沒問題。不過這個資料已經是半年前的了,不知道這些單位的技術有沒有更新了。我覺得可以再來一輪了。”
比如他記得無錫樹脂廠生產的E51環氧樹脂是1991年國內電子灌封主流材料,卻沒有在這張表上看到。
關鍵剛才說的封裝,減震技術,他的數控機床也用得上。
主任:“這個可以有,剛才你說的那些我覺得也很有必要去落實一下。”
程時:“你們做完工業大摸底之後,要把資料也給我一份。”
主任一口答應:“沒問題。”
他已經深刻認識到為什麼這幾個“大佬”都對程時這麼推崇了。
程時就是個百事通啊!!
把這個資料給他,肯定比他們拿著要更有用。
馬常勝悄悄在桌子下對程時豎起大拇指:真有你的,三下兩下就哄著彆人接下這麻煩事。
我們等著享受成果就行。
講實話,這個新成立的無人機中心的權限和資源還挺高的。不然這一次也請不動這麼多專家來開會。
而且他們就研究無人機沒有彆的活兒,不像其他飛機廠還要想辦法搞民用產品養活自己。
一句話,有錢有閒有人脈,乾這個技術摸底的事情最合適不過了。
難怪程時把這個清單掏出來,就是故意要引著這些人上鉤。
主任說:“好了,我們來解決最後一個問題,回收時損毀率高。這個靶機墜毀主要就是三個問題動力特性缺陷,氣動布局局限,著陸控製係統落後。我們就依次討論。”
專家們開始依次提建議了。
都知道材料設備被卡脖子這個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剛才還有人擔心說得出來做不到,基本沒出聲。
因為結果程時掏出了一疊東西,還說可以工業大摸底解決一部分。
大家現在人手一份資料,就徹底沒有了顧慮,暢所欲言。
“發動機的問題,除了剛才解決的那些主要還是低速推力不足,怠速推力僅為最大推力的5%8%導致機翼低速升力不足,而且容易因為動力中斷導致失速。如果前麵說的優化燃油調節器,增加低速補油邏輯還不能彌補,那就隻能加一個加裝輔助動力裝置,在靶機尾部加裝一台小型渦噴輔助發動機。”這個專家看了一眼資料,說,“先城航空發動機廠生產的TP1就可以。著陸時自動啟動,提供額外10%推力補償。”
另一個專家說:“還可以在燃油調節器中增加電磁式怠速穩定閥。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