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_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31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

第231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1 / 2)

二月十三日,蘇澤隻能辭彆妻子,結束休假前往武監。

妻子娘家來了不少人陪伴,家中也有乳母和侍女伺候,妻子反倒是催著蘇澤去衙門。

哎,穿越前是牛馬,穿越以後連陪產假都沒了,感覺更牛馬了。

蘇澤來到了武監。

皇帝的旨意中,將國子監一部分空置的校舍撥給武監當做校區。

也虧著誠意伯等失爵勳貴的“慷慨解囊”,皇帝已經湊足了款項,工部正在建造新的校舍和設施。

現在武監就是一個大工地,所以武監在國子監內蹭了一院子,算是臨時辦公場所。

定國公徐文壁這些日子就在這裡辦公。

等見到了蘇澤,徐文壁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他連忙說道:

“蘇翰林你終於來了,這武監的擔子終於可以交給你了!”

徐文壁原本還是挺激動的,皇帝親任監正,他這個副監主持武監的日常事務。

從皇帝和群臣的重視來看,徐文壁也清楚武監將會在大明朝的未來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他這個首任監副定能留名千古。

可真正開始主持武監的事務後,徐文壁才知道這攤差事有多麼燙手。

這位曾經氣度優容的定國公,此時一副憔悴的樣子,他頂著深深黑眼圈,扶著額頭說道:

“前陣子按照蘇翰林的推薦,本國公命人按照定遠伯進獻的兵書,編纂了武監教學的綱要。”

定遠伯就是戚繼光了,這一次武監籌建的消息傳到山西,戚繼光也捐獻了銀子,並且將自己所著的兵書《紀效新書》原稿也進獻給了朝廷。

蘇澤聽說這件事後,就派人聯係徐文壁,請他以這份兵書作為底本,編寫武監生員的教學綱要。

徐文壁本身也沒有主見,自然對蘇澤的建議全盤接受。

可徐文壁這份建議送到兵部合議,就被兵部給噴了。

徐文壁委屈巴巴的看著蘇澤說道:“蘇翰林,這兵部上來就說,武監生員應該以德育為先,首先要授予忠君愛國之念,然後才能授以兵法韜略。”

“兵部還說,‘教學之要旨,在於闡明仁義忠孝之理,完善為人之本。不習德育,損毀品行,敗壞風俗,雖有才具卻不明君臣父子之大義,未來危殆實勘憂慮’。”

蘇澤看向徐文壁將兵部合議的反對意見如此流暢的背出來,可見他對兵部的怨念之深。

好家夥,兵部看來是在財政議題上失敗後,又開始抓著教務問題不放了。

麵對這個問題,蘇澤也頭疼起來。

兵部這幫文官也厲害啊。

其實這個議題,就是近代教育“德育”和“智育”的爭論。

也就是說,在教育中,到底是以教育品德的“德育優先”,還是教育專業技術的“智育優先”。

當然,沒有哪種教育體係是要完全摒棄另一邊的,但是任何教育體係都會有所側重。

比如中華古代教育一直都是“德育優先”,也就是重視道德品質的教育,“仁義忠孝”也作為被社會表彰的品格,在漢代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品德來做官,也就是“舉孝廉”。

但是近代的教育體係,基本上都是“智育優先”。

這自然是因為近代開始,教育學也成了係統的科學,要將基本的知識普及給學生,並且培養出某方麵的專才,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智育”。

而人能夠接受新知識的時間有限,如果再把德育放在前麵,那就浪費教育資源了。

武監的學製隻有兩年,如果再大搞德育,那就有違蘇澤倡議辦武監的初衷了。

可和徐文壁一樣,蘇澤麵對兵部的合議,也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德育優先,可以說是這片土地根深蒂固的共識。

蘇澤思考了一下,對著徐文壁說道:

“定國公,這件事,蘇某還要再思量思量。”

聽說蘇澤要思考,徐文壁也知道事情棘手,他連忙說道:

“那這件事就交給蘇翰林了,下次合議就由你起草吧!”

說完這些,定國公徐文壁就站起來說道:

“本國公還是去盯著工部那邊,陛下要儘快建成武監,本國公可是要盯緊點。”

說完這些,定國公就匆忙離開了公房。

蘇澤搖了搖頭,這位定國公一輩子都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準確,在原時空靠著祭祀一路坐到了太師的位置上,可麵對隆萬朝這幫人精宰輔們也不敢齜牙,安安穩穩的做了一輩子吉祥物。

這方時空裡,雖然被自己推著坐上了武監的監副,但依然不改謹慎怕事的性格。

不過這樣也好。

蘇澤想了想,兵部火力太猛,是時候拉人一起承擔火力了。

蘇澤夾著兵部合議的奏疏,向皇宮方向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向蘇澤道喜。

這也怪羅萬化,他非要在《樂府新報》上刊登了蘇澤得子的喜訊,認識蘇澤的人都向他道賀。

也虧著今日早上出門前,趙令嫻讓人準備不少綁著紅線的黃銅幣,蘇澤這麼一路發著喜錢一路到了皇宮,等到了內閣的時候,身上的喜錢都已經發光了。

“蘇子霖求見?”

高拱湧起不妙的預感。

世人都說蘇澤銳意進取,是個奮進的年輕官員,但是高拱很清楚,蘇澤的性格其實頗類李首輔!

每次他上疏,都有一個衙門的人要倒黴,去年戶部、工部、兵部都被他折騰的夠嗆,可蘇澤本人不是在詹事府摸魚,就是在報館摸魚,就連《樂府新報》,現在都是羅萬化在操持!

這樣一個能躺著絕對不坐著的家夥,妻子剛剛誕子就求見自己,注定沒有好事。

高拱皺著眉頭,還是讓中書舍人郭準通報蘇澤,讓他在內閣偏廳等自己。

“蘇翰林,高閣老還有幾分奏疏要票,請您稍待片刻。”

蘇澤看著忙碌的郭準,突然想起自己兒子。

好像皇帝給自己蔭的就是中書舍人吧?

如果自己兒子沒有科舉的才能,那就要和郭準一樣當中書舍人了?

也對,郭準不就是前任輔臣之子嗎?

這麼一想,隆慶皇帝給自己的封賞確實不錯。

和宋代不同,大明蔭官還是很嚴格的,不僅僅對封蔭的數量有規定,對於封蔭官員也有標準,六科還可以封駁不符合條件的蔭官。

所以正常皇帝封賞親信,也就是給個錦衣衛世襲千戶百戶就差不多了,隆慶皇帝給自己老丈人,武清伯李偉的幾個兒子,也就是世襲千戶的職位。


最新小说: 投喂小人國後,我靠位麵交易暴富 第九帝國 臥底警察 重生小知青她帶著百億物資下鄉了 術師手冊 九龍鼎 父兄拿我當草,隨母改嫁斷親當皇後 隻走腎不走心?糙漢他偏偏要走心 全球異能覺醒,我修肉身橫推萬古 陸總彆作了,你前妻嫁大佬懷二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