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從未見過!”
小道人廢話不多,他也確實不認識方聞,陪著居士閒扯幾句,把人送到停車場,轉身回到偏院。
此刻的方丈室內,已經坐了幾位年歲不一的道士,乃是玄妙觀裡的監院、高功等一眾人物。
方聞的另外一個熟人孫亭山還在玉真觀貓著,屋裡除了張明山便都是生人。
他來串個門,見張老道搞的陣仗挺大,隻得客隨主便,湊和著寒暄幾句。
找個空檔轉移話題道:“張道長,不知玄妙觀裡可有藏書閣?”
“有倒是有,不過藏書不多!百年前的一場大火,將彌羅寶閣焚作白地,裡麵的道經書籍,先輩手劄,還有眾多神胎塑像多數被毀。後來雖有重建,卻不複昔日盛景,觀中書籍,如今都放在南廂房的一處靜室中,小友要想觀閱的話,貧道可以帶你去看看!”
“行,那就勞煩張道長了!”
方聞不想再瞎雞毛說些扯淡的客套話,幾個道士看樣子水平也有限,便起身跟著張明山去往南廂房。
剩下幾位玄妙觀的頭臉人物,則是交頭接耳,議論這位傳聞的大修士。
有些事情,不是親眼所見,親身體會,誰會真的往心裡去!
方聞隨著張道長一路走,穿過太歲殿,轉個彎兒,來到了南廂房。
跨進院門,卻是聽到絲竹之聲傳進耳朵裡。
抬眼望去,隻見幾個道士,有坐有站,聚在一處花圃前,拿著鼓鑼笛笙,正在奏樂。
方大仙看了幾眼,不禁咧嘴一笑。
因為裡麵坐著一個熟人,李維峰!
“嗬嗬,觀裡的弟子在排練道樂,小友可有興趣聽一聽!”
“嗬嗬,行!”
方聞在嶗山太清宮雲遊的時候,玄真請他聽過一場,有那麼點兒意思,但意思不多。
兩人閒步走到跟前,正在撫琴的李維峰抬頭看見師伯,撇了撇嘴。
然後眼睛微張,騰的一下站起身,開口道:“方...方大修!!”
剩下幾位道人瞧見李師弟的反應,心中納悶,停下手裡的家夥,看了看方丈,又看看一起跟過來的年輕人。
方聞沒有理會道人們的目光,笑了笑,開口道:“你會的還不少!”
“嘿嘿!剛學沒多長時間!”
張明山則是瞪了一眼李維峰,開口道:“年輕人心性不穩,讓他跟著學練古琴,磨磨性子!快坐下吧,你們繼續演奏,我跟方小友聽一聽!”
“是,師伯!”
李維峰應上一聲,跟著師兄弟們又吹彈起來。
這貨本不是道樂團的人,隻因上次荊朋潛入彭市搶奪護身玉牌之事,根源都在他這個大嘴巴身上。
孫亭山便把徒弟下放到道樂團,以示懲戒。
方聞不知道這些,還以為李維峰多才多藝,站著聽上一會兒,捧捧場子,便跟張明山離開,去往書庫。
“李師弟,那位就是你說的大修士!?”
“哎呀!!這麼年輕,不會是假的吧!”
“師弟,他真的有護身至寶!?”
一眾道士等兩人走遠後,又停下手裡的活兒,開始問東問西。
而李維峰則是閉口不言,抱起古琴,回屋自己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