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金軍得掂量掂量他們敢不敢繼續進攻大宋中部;就算突然進攻,我師傅也不是吃素的。”
“這...”
趙桓尷尬一笑,隨即思維非常跳脫。
師傅...
恐怕更匪夷所思吧?
“能請你師傅老人家出山嗎?”
“我真服了你,暫時還不用師傅出馬。”
“那好吧,汪隊長,你去吩咐一下,讓大臣們都上朝。”
“是,官家!”
目送趙桓離去,朱皇後一臉醋意地看著二人勾肩搭背,“有時候,我覺得我很多餘。”
看到這幕,電視機前的江哲頓時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大慶殿內。
文武百官包括新任職的秦檜都已上朝。
趙桓掃視一圈台下,然後吩咐一旁的秦檜開口講話:
“剛才皇城使來報——”
“邊陲重地,麟州遭遇西夏多次進攻。”
“駐守麟州的折可求的折家將抵擋不力,目前敗多勝少。”
“據皇城使情報——那邊的禁軍裝備甚至比將師領導京西禁軍還要弱不堪言。”
“那些都是高俅與童貫等人貪汙全國禁軍響銀導致軍力潰敗。”
“他們這些禍害讓原本的邊防重地將士們裝備不齊,導致邊防被攻;他們難咎其責。”
反正高俅與童貫已死,而且他們確實貪汙了全國80萬禁軍的餉銀。
索性將鍋全拋給死人。
“現如今,官家希望各位能拿出一個章程來。”
話音落下,文武百官頓時議論紛紛。
很快,種師道連忙站出,“官家,我倆好大兒以及大部分種家軍兵力正在駐守西北儀州;可以讓種家軍前去支援,距離最近。”
兵部尚書孫傅連忙開口否決:“不行,你種家駐守的也是邊防——他們西夏既然能以少勝多,說明肯定會分多次進攻我大宋邊境,不能拆東牆補西牆。”
“附議。”吏部尚書李若水附議:“種家軍雖然戰力不錯;但這樣來來回回耽誤浪費的時間更多;折家的兵力現在吃敗仗,都是那高俅與童貫的迫害;不如就近派遣兵力調糧從汴京出發。”
“而且我估計所謂的折家將統帥10萬禁軍的真實數量遠不及10萬人。”
“就連京西大營這邊所謂的8萬禁軍,結果到現在隻有1萬不到。”
“全都是高俅與童貫吃了空響。”
聞言,趙桓點頭默認,眼神中閃過一抹殺氣:“李愛卿言之有理。”
“高俅和童貫連我汴京大營的禁軍都敢貪,他們怎麼不敢貪西北禁軍的餉銀。”
“但事情已發,哪位願意請戰?”
說完,他的眼神瞄向江離,正暗示給你機會呢!
江離領意,站出一步開口:“我願意帶領1萬兵以及些許輜重當日抵達麟州青澗城。”
這話一出,武將文臣們都愣了。
搞什麼?
今日你剛收編龍武軍與京西大營的軍,總共不過一萬出頭。
關鍵的是他們都沒有經過訓練的啊,怎麼可能跟西夏攻城略地的乾?
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就在趙桓即將開口之際,康王趙構站出質疑:“1萬兵力,你未免也太小瞧西夏了,哪怕西夏大將未出,但他們的先鋒騎兵是舉世聞名的,根本不容小覷。”
江離反問:“哦?既然這樣,那你去吧。”
“反正我駐守汴京,當做定心丸;以防金軍萬一突襲;我也好出麵指揮。”
此話一出,康王趙構傻眼了,就這麼直勾勾地盯著江離。
他本來就想出來嘲諷一番,結果上當了?
趙桓見狀,眼前一亮,這樣正好,反正我也不希望將師離開汴京城。
借著這個機會,趙桓開口準允:“既然九弟瞧不上將師的兵與將師的統帥;那這件事就拜托九弟了;皇兄在汴京等待九弟的好消息!”
“這...”
康王趙構見事情即將被安排。
現場沒有父皇趙佶的助威,更沒有高俅與童貫的助威。
如今一來,對付江離的人少了許多。
不行,就算上當了,那也要咬下一塊江離的肉。
“皇兄,九弟覺得江離將師的武力滔天,或許他的統帥之力真的不容小覷。”
“既然如此,我建議跟將師比一比。”
“哦?九弟想怎麼比?”
趙構一臉得意地看向江離,“我帶1萬兵馬,將師帶1萬兵馬——就那新整合的江家軍1萬。”
“讓他看看是我的統帥之力強,抑或是他的強。”
“賭注就按照先前的軍令狀。”
“誰贏誰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