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亦如微微一怔,有些不解。
不用壓?
任由這種對立和資源內耗持續下去?
但他沒有質疑,隻是點了點頭:“是,陳總。”
他起身,動作依舊優雅,但背影透著被無形重擔壓著的疲憊。
辦公室門輕輕合攏,將馮亦如的擔憂隔絕在外。
林雨晴悄無聲息地走過來,將一杯剛泡好的金駿眉放在陳默手邊,茶湯澄澈,熱氣嫋嫋。
“陳總,”她的聲音很輕,“需要調取eda開發部近期的會議紀要和實驗室監控嗎?”
陳默沒有立刻回答,隻是端起茶杯慢慢啜飲了一口。
溫熱的茶湯入喉,茶香混著花果蜜香瞬間在舌尖炸開。
“把張哲和鐘耀祖團隊最近一周所有技術評審會的錄像,拷貝一份給我。要完整的。”
陳默放下茶杯,才緩緩說道。
...
監控畫麵是蓉城研究所u23樓深處,自研軟件部eda開發部的專屬實驗區。
巨大環形燈帶將室內照得亮如白晝,數十塊屏幕閃爍著複雜的電路圖、洶湧的數據流和密密麻麻的代碼。
這裡是華興eda“全鏈條”的攻堅心臟,也是當下派係之爭的漩渦中心。
鐘耀祖站在一塊巨大的電子白板前,頭發有些淩亂,眼睛裡布滿血絲,正用電子筆飛快地圈點著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時序路徑分析圖。
他語速極快,眼裡是近乎亢奮的專注:
“關鍵在這裡!
傳統接口在數據交換層至少有3個時鐘周期的冗餘延遲,在16n以下,尤其是我們正在攻的7n節點,這延遲足以吃掉寶貴的時序裕量!
‘混沌’協議從內存直接抓取建模數據,繞過中間件,延遲能壓進1個周期!
這省出來的餘量,就是性能,就是功耗!為什麼不能.....”
“鐘總!”
一個略顯蒼老但中氣十足的聲音打斷了他,帶著明顯的不耐。
原禾芯科技cto,現eda開發部射頻與3d仿真部經理張哲,分開人群走了過來。
他五十多歲,頭發花白但梳理得一絲不苟,穿著一件灰色工裝夾克,與周圍的年輕工程師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手裡捏著一份剛打印出來還還帶著打印機熱度的報告,紙張被他攥得有些發皺。
“性能?功耗?”張哲把報告“啪”地一聲拍在鐘耀祖麵前的操作台上,聲音陡然拔高,“看看這個!baong5000射頻前端na低噪聲放大器)模塊的3de聯合仿真結果!用你們那個‘混沌’接口跑出來的!”
他的手指用力戳在報告上一處用紅筆重重圈出的數據區域。
幾乎是大聲吼了出來:
喜歡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