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的夜雨敲打著華興研究所u2大樓的玻璃幕牆,發出細密而持續的聲響。
三樓eda開發部的實驗室裡,白熾燈管發出低沉的嗡嗡聲,與精密儀器運行的細微電流聲交織在一起。
鐘耀祖整個人幾乎要埋進工作台,防護鏡下雙眼布滿血絲,正小心翼翼地用熱風槍處理一塊指甲蓋大小的射頻前端測試板。
鑷子尖在0402封裝的電容電阻間靈活遊走,像外科醫生在進行精密手術。
旁邊的示波器屏幕上,代表信號完整性的眼圖艱難地聚合著,卻始終帶著令人煩躁的毛刺。
“祖哥,毫米波耦合路徑的插入損耗還是下不來,那個0.18的偏差真特麼日狗,跟焊死了一樣!”
旁邊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工程師趙銳抓了抓頭發,從他聲音就能聽出煩躁的情緒。
模型死活對不上實測...”
“參數給我。”鐘耀祖頭也沒抬,聲音透過防護口罩有些悶。
他接過趙銳遞來的平板,手指迅速滑動調出禾芯引擎生成的仿真報告,又對比實測數據。
眉頭鎖成了川字。“不是模型問題。”他忽然指向一個不起眼的參數。
“看這裡,禾芯引擎默認的趨膚效應深度係數是1.2,我們用的是華虹n+1工藝,foundrypdk裡建議值是1.05。
張博士那邊肯定按他們習慣設高了。”
他放下熱風槍,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調參數,重新跑一次聯合仿真。告訴建模組,把華虹最新的工藝變異模型也疊加上去。”
“明白!”趙銳眼睛一亮,抓起平板就跑向隔壁的仿真集群區。
就在這時,鐘耀祖放在工作台角落、調了靜音的手機屏幕執著地亮了起來。
來電顯示:林雨晴。
他動作頓了一下,摘掉防護鏡和口罩,露出一張年輕卻帶著深刻疲憊的臉。
指尖殘留的汗在手機屏幕上留下一點模糊的印記。
他快步走到相對安靜的儀器櫃角落,接通。
“林秘書。”聲音恢複了平日的清晰。
“鐘總,抱歉深夜打擾。”林雨晴的聲音透過電波傳來:
“陳總指示:明天下午三點整,鵬城總部g13601戰略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
議題:集團it架構優化調整。請您務必準時出席。”
鐘耀祖的呼吸不易察覺地停滯了半秒。
架構調整?
在這個節骨眼?
baong5000射頻前端的0.18像根刺一樣紮在他心裡,張哲團隊的整合也才剛開了個頭。
“參會範圍?”他問,目光下意識掃過實驗室裡忙碌的身影。
“馮亦如部長、您、李峰總、蘇琳總、張哲博士、李維明博士。”林雨晴報出的名字像一記記重錘。
“另外,陳總特彆強調,會議涉及重大組織及人事變動預溝通,請各位負責人提前梳理所轄業務核心骨乾名單,預備承接新架構下的關鍵崗位職責,並準備未來三個月詳細工作計劃,尤其是資源需求與關鍵裡程碑。”
“重大組織及人事變動...新架構...”鐘耀祖低聲重複,心臟不受控製地加速跳動起來。
他想起一周前和陳默那通關於張哲團隊整合的深夜電話,陳默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架構問題,很快會有解”。
難道…
“收到。我會準時到。”他沉聲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