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航班信息稍後發您eink。
另外,張博士和李博士那邊,也請您代為知會一聲,陳總指示由您統一協調行程。”
林雨晴補充道,語氣裡透著一種的“你懂的”。
鐘耀祖微微一怔,隨即了然。
張哲剛加入不久,李維明更是概倫電子過來的“外腦”,由他這個名義上的eda開發部經理去通知,本身就隱含了某種姿態。
電話掛斷。
實驗室的噪音重新湧入耳膜。
鐘耀祖站在原地,看著示波器屏幕上依舊帶著毛刺的眼圖,又低頭看了看手機上林雨晴剛發來的標注著“明早8:25雙流寶安zh9876”的航班信息。
一種山雨欲來的預感,混合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期待,在胸腔裡翻湧。
他深吸一口氣,那混合著焊錫與矽片的氣息似乎也有了緊張感。
他拿起內線電話:
“小趙,仿真先掛起。立刻聯係行政,訂三張明早8點25飛鵬城的票,我,張博士,李博士。
再通知張博士和李博士,半小時後,小會議室碰頭,有緊急事項傳達。”
同一時刻,禾芯團隊所在的仿真區。
張哲博士花白的頭發在頂燈下泛著銀光。
他站在巨大的曲麵屏前,眉頭緊鎖,盯著上麵流淌的代表著複雜電磁場分布的絢麗彩色雲圖。
聯合仿真結果與實測偏差:0.1828ghz”。
他身後的年輕工程師大氣不敢出。
這位射頻eda領域的泰鬥,此刻周身散發的低氣壓比窗外的冷雨更凍人。
“材料參數庫更新了嗎?
華虹最新的工藝文件導入沒有?
網格剖分密度加倍試過沒有?”
張哲的每一個問題都很尖銳,直直得紮在工程師的心尖上。
“張...張博,都試過了。”負責仿真的工程師聲音發乾。
“網格密度加到極限,服務器跑了快二十個小時,結果...還是卡在0.18。
鐘總那邊實測反饋,隔離度始終差一口氣...”
張哲沒說話,布滿皺紋的手指在控製台上無意識地敲擊著,發出沉悶的噠噠聲。
那0.18的偏差,不僅是紮在baong5000的項目上,更像是對他畢生鑽研的禾芯3de引擎權威性的無聲嘲諷。
整合?協同?
他加入華興,帶著整個禾芯的核心團隊,來給一個毛頭小子當副手,還要忍受這種莫名其妙的精度損失的。
他口袋裡的手機震動起來。
掏出一看,是個陌生的鵬城號碼。
張哲不耐地皺眉,直接按掉。
幾秒後,手機再次震動,屏幕上跳出一條eink消息,發送人赫然是“林雨晴集團總裁辦”。
喜歡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