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是什麼人?
技術天才出身,對IT各個領域都有極深的造詣和洞察力,殺伐果斷,威望極高。
他定下的技術路線,比如集中化雲部署,下麵的人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大多會堅決執行。
因為所有人都信任他的技術判斷,也敬畏他的權威。
陳默在時,或許類似的矛盾也存在,但很可能被他的個人威望強行壓住,或者在他那裡就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裁決,下麵的人不敢輕易炸刺。
而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他李文濤。
他或許管理經驗豐富,但對信息技術工程部具體的業務、技術、人員關係的了解,還需要時間沉澱。
在趙宏明、徐雙龍這些老臣眼中,他可能還是一個“外人”,一個需要觀察和試探的新領導。
他們這次爭吵,表麵上是技術路線和資源之爭,深層裡,未嘗沒有試探他李文濤的底線、能力和權威的意思。
他們想看看,這個新總監,會如何處理這種棘手的矛盾?
是會偏袒某一方?是和稀泥?
還是能拿出讓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爭論似乎讓新總監感到為難、試圖調和時,那種長期形成的對陳默的信任和服從慣性,瞬間變成了對新領導權威的輕視,甚至遷怒——如果不是你不夠強決,我們何至於此?
想通了這一層,李文濤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感。
但同時也明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他缺乏陳默那種建立在卓越技術洞察、輝煌曆史戰績和強大個人魅力基礎上的絕對威望。
在這種缺乏足夠威望的情況下,單純依靠職位權力去壓服這些驕兵悍將,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他需要儘快建立自己的專業權威和管理威信。
而眼前趙宏明和徐雙龍的矛盾,既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一個讓他展示決策能力、平衡智慧,從而樹立威信的機會。
但是,該如何決策呢?
支持趙宏明,強力推行集中化,可能會犧牲區域業務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引起徐雙龍及其背後區域團隊的強烈抵觸;
支持徐雙龍,允許大規模本地化部署,又可能動搖集團IT的技術根基,造成架構混亂,引起趙宏明和技術派的不滿,甚至可能偏離陳默既定的大方向。
這個平衡點極其難找。
而且,他必須要考慮陳默的態度。
趙宏明是陳默非常欣賞的技術乾將,徐雙龍也是陳默舊部,雖然一度被按得死死的,但也算是回歸了。
自己處理這兩人,尤其是如果手段過於強硬,陳默會怎麼看?
會不會覺得他在否定之前的路線?
或者覺得他管理無力?
頭疼,真他媽頭疼。
頭頂上有一座大山,關鍵是這座大山最近還又變大了,屁股下還一堆刺。
立仁總啊立仁總,這特麼就是你說的,IT這邊好搞?
我能說臟話嗎?
李文濤心裡吐槽了幾句以後,越想越覺得需要印證自己的判斷。
他按下了內部通話鍵:“小楊,你進來一下。”
很快,秘書小楊走了進來:“李總,您找我?”
“把門帶上。”李文濤示意她坐下,然後看似隨意地問道:
“小楊,你來部門時間也不短了。
對今天會上宏明總和雙龍總的事情,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