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票!】_大宋文豪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宋文豪 > 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票!】

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票!】(1 / 2)

之所以這麼問,自然是想考校一下,陸北顧到底是真懂佛理,還是隨手寫了篇打油詩碰巧撞到了正確答案。

事實證明,陸北顧是真懂。

他開口道:“趙州此公案承前唐黃蘖和尚‘無心是道’、臨濟和尚‘無位真人’之禪法,但將否定對象從‘心’轉向‘佛性’,使批判更具震撼人心之力。”

“但小子以為,其實此中意義,既不在‘狗子有佛性’也不在‘狗子無佛性’,而在於讓漢地禪宗跳出古天竺佛法裡‘雙遮’的因明學。”

黃蘖和尚和臨濟和尚是前唐著名的師徒高僧,臨濟和尚深得佛法大意,為禪宗臨濟宗創始者,趙州從諗禪師的禪理,就頗受這二位的影響。

而這三人,在事實上也是漢地禪宗發展史上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三人。

在此之前也就是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佛法剛從天竺傳入漢地開始開枝散葉,僧人們做的主要工作是翻譯以及佛教本土化。

直到前唐,隨著玄奘法師西行,帶回了係統且完整的因明學,漢地禪宗才算是有了能夠稱為根基的思維方式。

所謂“因明學”,音譯酰都費陀,是一種在古天竺發展出來的邏輯思維,這種邏輯思維的影響非常大,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都受到其深刻影響。

而因明學的原理也不複雜,就是用“宗、因、喻”三支作為言論之法,例如“聲無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這裡麵通常是“因”最為重要,所以才叫因明學。

玄奘法師在天竺那爛陀寺求法時,曾運用因明多次破斥外來論師的言論,名震天竺,並將這種邏輯思維帶了回來。

而漢地的禪宗僧人,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思維方式的不足,並嘗試進行改進。

趙州從諗禪師的“狗子無佛性”公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而趙州從諗禪師這種將否定推向極致的參究法,實際上是對天竺因明思維的徹底顛覆。

“你還懂因明學?”

眾人一頭霧水,祖印禪師卻興致大起。

“略懂。”

所謂雙遮,就是天竺因明學裡麵的概念,“遮”的意思是阻礙、否定,“雙遮”即對雙方立場都做否定。

因為哲學和邏輯學尚未發展到相對完備的地步,禪宗僧人當然不懂什麼叫二律背反,但是這不影響他們能夠本能地覺察出因明學邏輯思維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趙州從諗禪師的目的,其實就是用‘雙遮’吊詭,實為誘導禪宗僧人躍出因明學的牢籠。”

“有佛性和無佛性不是二元對立的,若是陷進到公案有無之中,不解為何佛性存在卻被否定,所有佛理全部失效,本身便會陷入到對佛性的質疑裡。”

“所謂‘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正如人不經生死,不知生死,隻有迫使修禪者直麵佛性這個存在本身的荒誕,才能獲得對佛性真正的理解。”

這種哲學邏輯,其本質就是現象學式的“存而不論”,用現代理論來理解,就是如同胡塞爾“加括號”的方法,先將佛性存有懸置,而後直指認知主體本身的虛妄。

祖印禪師微微頷首,說道:“所以你才要寫‘若問佛何在?汪嗚汪嗚中!’,對嗎?”

“正是如此。”

陸北顧解釋道:“佛性並非遙不可及的神聖之物,而是存在於日常生活裡最尋常、最世俗的事物之中,狗啃骨頭中有佛性,老僧念經中也有佛性,唯有破了這層糾結於‘狗子有無佛性’的癡妄,才能領悟何謂佛性。”

聽不懂?


最新小说: 穿成炮灰,全靠彈幕逆天改命 紫嫣的冬日:穿越時空愛戀 封妖局 從鐵衣功開始肉身成聖 君天下,萬世之名 海賊:假如凱多仰臥起坐 鄉下真千金認親豪門,全家跪下喊祖宗 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 重生祁同偉之重拾初心 野火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