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落下,鬆濤齋內一片寂靜。
——什麼叫雄辯家啊?
蘇洵的論述,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如重錘擊鼓,字字千鈞!
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對曆史案例的分析深刻入骨,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將複雜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通過精煉的史實和犀利的觀點,剝繭抽絲般展露無遺。
尤其是那貫穿始終的批判精神和對吏治腐朽毫不留情的揭露,更顯其思想的鋒芒和作為古文大家的厚重底蘊。
此刻,眾人神態各異。
蘇轍正在思考,顯然父親這番宏論也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崔文璟眉頭緊鎖,看著紙上記錄著蘇洵論述的要點,努力消化。
周明遠聽得有些發懵,隻覺得蘇洵說的每個字都懂,連起來卻如山嶽般沉重,隻能下意識地跟著點頭。
而陸北顧的神色,則極為凝重。
隻能說,巔峰狀態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絕非浪得虛名。
“天下英雄,果然如過江之鯽!需得時時警醒,不可稍有成績,便起懈怠之心。”陸北顧心忖道。
不過,蘇洵的強悍,也激發了陸北顧的鬥誌。
在合江縣學,說實話,他並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對手,拖他後腿的隻是自己薄弱的基礎以及緊張的時間而已。
而到了瀘州州學,曆年縣試脫穎而出的精英彙聚於此,才算稍微有了點強度,其中有些人基本功確實紮實,經驗也非常豐富,但也談不上有多出類拔萃。
可到了這次四州聯考之後的集訓,陸北顧能明顯感覺到,四州有不少頂尖州學生的實力,確實是值得重視的。
而這,隻是四川南部四州遴選出的精英而已。
大宋全國有多少個州?
二百四十個!
由此可想而知,全國頂尖州學生彙聚一堂的禮部省試,到底是什麼強度!
而且,明年還是注定要青史留名的科舉大年,更是天下英雄齊聚開封!
如果自己不夠強,憑什麼在“千年龍虎榜”上留名?
陸北顧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激蕩,目光變得無比專注。
他腦海中,蘇洵那振聾發聵的“權、利、度、變、政”幾個關鍵字反複盤旋,與自身所學、所觀、所思激烈碰撞融合。
隨後,陸北顧提起筆,認真記下從蘇洵史論中得到的感悟。
從此刻開始,他將拿出最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