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開封再見_大宋文豪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宋文豪 > 第156章 開封再見

第156章 開封再見(1 / 2)

嘉祐元年七月廿六。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五日,也是最後一日。

清晨的鐘聲敲響,鬆濤齋內僅餘的八人齊聚一堂。

連日的淬煉,讓這些本就出類拔萃的學子神情間更添了幾分鋒銳,如同磨洗過的劍鋒,隱有寒光。

然而,齋內卻意外地不見講席,亦無學官身影,唯有山風穿堂而過,卷動著書案上散落的紙頁。

“諸生,今日非為授課,乃為‘省思’與‘砥礪’。”

助教立於堂前,聲音比往日多了幾分和緩:“陳元禮教授有言,州試在即,張弛需有道,一味強學,反易枯竭心智。故今日,爾等可自行安排或靜思五日所得,融會貫通;或彼此切磋疑難,取長補短;若有不解之處,亦可向稍後巡堂的諸位先生請教。望諸生善用此日,滌蕩心神,養精蓄銳,以最飽滿之姿,迎那龍門一躍!”

這安排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連日的高壓灌輸與殘酷淘汰,讓所有人都如同拉滿的弓弦,確實需要片刻的鬆弛來緩解,將那些紛繁駁雜、精妙艱深的義理沉澱、內化,更需調整緊繃的心弦,為不久後那場真正決定命運的硬仗蓄積力量。

齋內氣氛為之一鬆,時間卻又因這份難得的“自由”而顯得更加珍貴。

蘇洵端坐案前,閉目凝神,手指無意識地在膝頭輕叩,在腦海中反複回想陸北顧那篇《項籍論》與嚴正所授《禮記》精義等內容。

蘇轍攤開厚厚的筆記,目光沉靜,就這麼靜靜地看著、思考著。

陸北顧則是攤開一張新紙,用鎮紙壓好,提筆蘸墨。

他沒有急於書寫,而是讓思緒在腦海中翻湧。

——趙原朗《春秋》微言大義的精妙剖析,李學官策論“識見”與“條理”的當頭棒喝,王靜之詩賦“切題”與“出新”的苦心點撥,嚴正《禮記》“鉤玄提要”與“融會貫通”的嚴苛錘煉。

一幕幕,一句句,如同被反複鍛打的精鐵碎片,在思維的火爐中熔融。

他的筆終於落下,提綱挈領地寫下幾個核心詞:“度”、“勢”、“變”、“實”、“和”、“彆”。

又在其下勾勒出縱橫交錯的線條,將《春秋》的褒貶、《禮記》的節文、蘇洵的“權”“利”之論、自己“鼎革”之思,乃至策論中“識見”與“條理”的要求,都嘗試著串聯、印證。

他試圖在紛繁的經義與現實的考題之間,構建起一座屬於自己的穩固橋梁。

這並非簡單的歸納,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領悟,試圖抓住那貫穿於不同經書、不同題型背後的根本理路。

時間在靜謐的思考與低聲的探討中悄然流逝。

偶爾有學官緩步踱入齋內,或是陳元禮教授本人,或是趙原朗、嚴正等熟悉的麵孔。

他們並不主動發言,隻是靜靜巡視,目光掃過書齋內那一張張專注的麵孔。

若有學子起身趨前,恭敬請教某個困擾的難點,他們便會駐足,或三言兩語點破迷津,或引經據典詳加剖析,字字珠璣,令人茅塞頓開。

陸北顧也抓住機會,向趙原朗請教了一個關於《春秋》“為尊者諱”筆法在具體史例中如何把握分寸的問題。

趙原朗寥寥數語,便如撥雲見日,讓他對“微言大義”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而陳元禮教授對陸北顧更是額外照顧,單獨給他講解了許久,讓陸北顧這五日積累的困惑,幾乎一掃而空!

經過一天的學習後,眾人心頭的重壓似乎減輕了些許,眉宇間雖多有凝重,但不管怎樣,那種壓抑不住的輕鬆勁兒還是會從細微舉止間透露出來。

當夕陽的餘暉染紅天邊山巒,將鬆濤齋的窗欞映照得一片金紅時,助教再次步入。


最新小说: 穿成炮灰,全靠彈幕逆天改命 紫嫣的冬日:穿越時空愛戀 封妖局 從鐵衣功開始肉身成聖 君天下,萬世之名 海賊:假如凱多仰臥起坐 鄉下真千金認親豪門,全家跪下喊祖宗 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 重生祁同偉之重拾初心 野火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