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輕盈地走上前來,接過文件,轉遞給楊奇偉。
“教主,北方出事了。”
張楚山聲音低沉,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慮:“清國和明國停戰,清國退兵百裡。”
王二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瞳孔劇烈收縮,雙手不自覺地握緊。
清國和明國的戰爭已經打了上百年,幾乎從未停止過。
眼下清國和明國突然停戰,要說沒有緣由,王二自然是不信。
而如今能讓清國和明國停戰的原因還能是什麼?
聖教!
若是清國和明國聯合,聖教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即便是兩國沒有聯合,僅僅是麵對沒有北方威脅的明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明**隊很多,但真正的核心都在北方邊關。
那些軍隊常年與清國廝殺,絕不是內地的地方軍可以相比。
若是明國調動北方邊軍南下~~~~
想到這個可能,王二的心中湧起一陣寒意,擔憂地看向楊奇偉。
楊奇偉接過文件,目光平靜地逐頁翻閱。
房間內一片寂靜,隻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張楚山和王二屏住呼吸,緊張地注視著楊奇偉的表情,大氣都不敢出。
良久,楊奇偉合上文件,隨手扔在茶幾上,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哈,倒是有些意思。”
張楚山看到楊奇偉鎮定自若的模樣,心中的緊張稍稍緩解,腰板也不自覺地挺直了幾分:“教主,清國突然與明國停戰,隻怕與我聖教有莫大關係。”
“眼下最壞的情況是兩國聯手,其次是清國想要坐看我們與明國爭鬥,坐收漁翁之利。”
“最好的情況,便是兩國雖然停戰,但明國並不信任清國,繼續在北方保持高強度警戒,不調動北方邊軍南下。”
楊奇偉伸手示意張楚山坐下,微笑著問道:“依你之見,明國是否會相信清國的停戰協議,令北方邊軍南下?”
張楚山毫不客氣地坐下,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清國與明國可謂是血海深仇,要說明國會完全相信清國,我確實很難相信。”
“但隨著北方邊境的壓力減輕,明國應該會調動少量北方精銳前來。一旦明國調動北方精銳,對我聖教而言將會是不小的壓力。”
楊奇偉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目光深邃地看著張楚山,再次問道:“你對清國了解多少?”
“可知道清國與明國的區彆?”
張楚山聞言,神情變得更加專注,思索片刻後回答道:“我對清國還算了解。”
“我們家族曾有人與清國的商人有過聯係,故而知曉清國的情況。”
“隻是……”
“要說清國和明國的區彆,我一時也不知應該從哪裡開口?”
“雖然清國的製度繼承明國,但兩者的區彆極大,不同的地方,也是極多。”
楊奇偉爽朗地笑了起來,將茶盞輕輕放在桌子上:“嗯,就說說……國家主體吧。你認為清國的主人是誰?明國的主人是誰?”
張楚山微微一愣,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讓他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但稍作思考後,他還是給出了答案:“明國是朱家一家之明國。”
“清國是滿族之清國。”
楊奇偉輕輕搖頭,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你得說法,還不夠細致,但大體倒也沒錯。”
“清國的國家政體繼承明國,但與明國又有不同。”
“明國是一人之明國。”
“清國是一族之清國。”
張楚山若有所思,但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想明白。
一人。
一族。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