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什麼時候了,自己竟然也漸漸適應了當下顛沛流離的異鄉生活。兒時的景色,光與影的蜿蜒小徑,都仿佛還在昨天,並沒有過去多久。
站在橫山頂上,望著遠處海濱的蔚藍色,感受著吹來的微鹹海風,一個身形雄壯、小肚發福的男人雙手背負在身後,目光中儘是對人生和命運變化無常的感慨唏噓。
即使假裝不在意,依然還是被他的一舉一動所吸引。文教言今天在乾什麼呢?吃的啥飯?吃了多少?今天忙嗎?心情好嗎?有沒有想我……
大海的對岸,就是自己曾經所主宰統治的河北地區。
作為第一個對腐朽的大周王朝發出軍事挑戰、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地方節度使,曾經的應開疆是何等的風雲人物!
一念起,九州烽火。
當初自己南下問鼎,劍指鄴城的畫麵還清晰的停留在腦海中。這一輩子,意氣風發過、擔驚受怕過、絕處逢生過、心如死灰過。
機謀巧劃,血染黃沙,費儘移山心力,最終卻為文訓做了嫁衣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失敗會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和勇氣,但時光會將它溫柔包裹,醞釀出全新的昂揚戰意!!
當年他被呂家出賣,暗中打開城門放江淮軍和中原聯軍入城,多虧了手下心腹拚死保護,才逃出幽州城。
再後來更是一路顛沛流離,輾轉到了遼東,沒想到駐守在這裡的小兔崽子竟然想殺了自己,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去向文訓請降!
應開疆承認自己乾不過文訓那個奸詐小人,但收拾小弟還是手拿把掐的。用一場血色宴會,很輕鬆的就將遼東、襄平兩府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中原不好混,個個都是人精。上一秒對你聲淚俱下、咱倆天下第一好;下一秒就圖窮匕見,深呼吸頭暈是正常的,一不小心就會著了道。
還是遼東好,這裡民風淳樸,一言不合就開乾,能動手絕不吵吵,非常適合應開疆這種邊將出身、喜歡用拳頭說話的軍閥。
在這裡,他才真正感覺到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找回了曾經的自信。
原本以為契丹會過河拆橋、卸磨殺驢,趁機南下吞並自己。可萬萬沒想到大草原上也開啟了大亂鬥,他們自己都被揍的鼻青臉腫,眼下肯定是顧不上管自己了。
有點孤獨,但也安閒。
應開疆也放下了心中的執著,就在遼東兩府安靜的養老吧,做個土皇帝也挺好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有女人、有地盤、鄰居們也很忙,沒空管自己。
回幽州?
拉倒吧~朕的大燕早亡了。
祖墳都讓人挖了,還回個毛,狗都不回。
太史令小黃雞曾在電競人物誌中為麻辣香鍋賦詩一首,用在此刻的應開疆身上,再合適不過:
曾言逐夢難,孤身闌珊,有朝隻手束蒼龍,八麵威風誰能攔?一馬平川。
十裡花重綻,卻歎清寒,百川終有東歸日,人非順平豈圓滿,不見長安。
回不去幽州不要緊,可要是連遼東都住不下去,那就過分了。
文訓忙著給南方諸國和草原部落拱火起哄、為靚麗的風景線提供板磚石塊等道具、以及烤腸賣水補充雙方體力,順帶還要應對成為皇帝後的親情、友情、愛情變質,暫時沒空理會已經構不成威脅的應開疆。
幽州和河北人民對他恨之入骨,就算他有膽子回來,也沒有統治基礎。
契丹和靺鞨正在互相捶對方的鼻梁,踢對方的褲襠,打的頭破血流,所以對應開疆非常客氣。
雙方都認為應開疆是一位有遠見、有大智慧的英雄人物,可能運氣方麵差了那麼一點點。不過不要緊,瑕不掩瑜,這點小瑕疵一點也不影響我們對你的滔滔敬仰。
契丹送來了各種牛羊皮毛肉製品,再次強調了雙方的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靺鞨送來了各種野山珍和當地特產,甚至還送了他一窩老虎崽,此等豪傑,沒有霸氣的寵物怎麼行呢?
我們絕不讓燕王為難,你不用幫任何人,隻要作壁上觀就行了。我們的矛盾,讓我們自己用男人的方式來解決。
在這麼好的外部環境下,遼東怎麼就住不下去了呢?還有誰能對應開疆造成威脅嗎?
有。
高麗。
一百年前,強盛的唐王朝落下帷幕,他們所支持的新羅也陷入混亂,直至最後覆滅。半島上先後建立起後高句麗、後百濟等割據政權,但最終被後高句麗的權臣王建統一,國號高麗。
高麗趁著中原戰亂頻頻,打著恢複高句麗的口號大肆擴張,從大同江一直北進到鴨綠江畔,大有恢複當年高句麗疆域的勢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依樣畫葫蘆的可不僅僅是司馬懿,高麗新的權臣高榮也有學習先賢的想法。高麗高麗,自然是姓高的人當老大才對呀!
於是,他帶著一群股東對年僅十二的小董事長進行逼宮,成功奪取了權力。順手還把小董事長送到了濟州島附近一個鳥不拉屎的礁石上荒島求生。
登基後的慶功宴上,高榮誌得意滿的在漢城皇宮中對著一眾王公大臣發表了總結:
“這個皇宮呢,以前不是我們高家的,它在建成的時候,有的人在讀書,有的人在打漁,有的人在流民棚等著彆人施粥。
但是現在,這個皇宮,它姓高。
在高麗,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高,隻要是我們高家看上的東西,早晚都得是高家的!”
等到處理完國內矛盾後,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天地為何物的他猛然發現——
曾經坐擁九萬大軍的應開疆,幾天不見已經拉到這種地步了!現在的他手裡隻有兩萬人左右,而且還不是當年那些凶神惡煞的盧龍軍,而是一群麵黃肌瘦的老農民。
嘖……
遼東兩府和地大物博的中原相比,確實有些天寒地凍,但是對於山多地少的高麗來說,依然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的肥肉。
這裡散布著幾百萬人口,還有無數的金銀財寶、房舍良田、蘿莉少婦、牛馬豬羊,很難不讓人動心。
於是,他寫給燕王的信件口吻,也發生了變化
從“尊敬的大燕國皇帝陛下”、到“上邦燕王尊上”、再到“燕王老兄”,一步步的試探應開疆的反應。
應開疆懶得理會這傻鳥,一心隻想著自己歸天後陵墓該選在哪裡,碑文上刻些什麼才能掩飾一手好牌打到稀爛的尷尬,以及萬一真的有輪回地府、下去後怎麼跟老祖宗們解釋祖墳被拆遷後卻沒有新的安置墳。
見應開疆沒什麼反應,高榮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後,最後送去了一封信——
“應老弟,見字如麵……”
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應開疆被氣笑了。
密碼的,老子在巔峰賽是被虐成了人機,還被泉水殺。但也不是你這種黃金菜鳥能吆五喝六的好吧?
察覺到高麗有進犯之意後,應開疆立刻調動兵馬,運輸糧草物資,源源不斷的往長白山和鴨綠江北岸囤積,並且他自己也親自來到了半島附近。
實事求是的講,當初能被大周朝廷任命為盧龍軍節度使,和凶猛的草原人打的有來有回,應開疆的軍事能力還是很可以的。
就算是後來的逐鹿中原,那也是跟賀唯忠打完,又跟孫芝打,跟孫芝打完,又跟文訓打,換個角度看,那可是天下群雄輪番上陣,用車輪戰才把他給乾趴下。
你可以說他壞,但絕不能說他菜。
高榮在小地方待久了,祖宗在底下把人脈關係都用儘了,才讓他在村鎮級彆的軍事行動和政治鬥爭中僥幸勝了幾場,這會兒已經找不到北了,竟然覺得應開疆不過如此。
說教無益,折斷的骨頭是最好的課本。應老師已經準備好了PVC材質的教鞭,還在上麵鑽了兩個洞,一定要給這位桀驁不馴的高同學留下一輩子都難以忘卻的美妙回憶。
六月初,鴨綠江畔,雙方正式對壘。
為了這場極其重要的對外戰爭,高榮動用了三千輕甲騎兵、一萬五千步卒和五千名弓、車部隊,旌旗獵獵,沿江擺開,人馬雄壯,精氣神十足。
你彆說,氣勢還挺唬人的。
而江對麵的燕軍是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