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和侯爺說的差不多,下官也曾試圖組織過人手圍剿,隻是人手少了起不到效果,人一多他們就逃了,剿之不儘,實在沒有太好的辦法。”
“這麼難剿嗎?”
“難的很,曹縣身處三省八縣之地,匪徒進退自如,很難。”
那就沒得辦法了,自己的時間也挺緊的,沒空耗在這裡,私事也辦完了,就隻剩回家這麼一件事了。
“匪徒這麼多,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還以為鄭雄是來興師問罪的,縣令立馬請罪道。
“是下官無能,這地界時常受黃河影響,百姓們過不下去,隻能鋌而走險,幾乎成了慣例,下官也沒什麼好辦法,隻能勉力維持,還請侯爺治罪。”
“本侯又不是禦史台的那幫家夥,管你乾嘛,就是問問。”
“黃河呢,治不好嗎?”
“治不好,隻能進行加固,單憑咱們這一縣之地即使做的再好也不行。”
“本侯有一法,你看行不行。”
“下官洗耳恭聽。”
“本侯途徑小青山,他們那裡的那條路修的不錯,平日收取些過路費維持生計,你可有耳聞。”
“有所耳聞,他們未經許可,擅自收費,已經有不少人和下官說過,隻是影響不大,所以下官未曾理會。”
“若是衝撞了侯爺,下官這就召集人馬將他們端了。”
現在說這些還有啥用,再說自己帶了這麼多人也不是吃素的,拍這馬屁除了讓自己舒服點還有啥用。
“不用了,跟你說這件事就是覺得,他們做的不錯。”
“自力更生,憑本事賺錢,不磕攙,也不是啥十惡不赦的人。你看看給他們補下手續,順帶給他們送點糧草。”
鄭雄的操作讓縣令有些看不懂,不明白就問,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請恕下官愚鈍,還請侯爺明示。”
“我問你,水患的問題,你不能解決?”
“不能。”
“那麼洪水一來,顆粒無收,是不是又是匪徒遍地。”
“下官竭儘所能。”
“你說說。”
“儘力救災,隻要抗過了災年,未來可期。”
得,沒救了。
“抗你能怎麼抗,還不是要朝廷的救濟,再說你就能保證來年就是豐收之年嗎?”
“下官~”
“彆說了,你所說之法,俱是節流之法,本侯教你個開源之法,你且聽好了。”
“下官洗耳恭聽。”
雖然心中沒抱有多少希望,不過該有的姿態還是做的足足的,曹縣的縣令做出恭敬的姿態聆聽鄭雄的教導。
“黃河改不了是不是?”
曹縣縣令點了點頭認可了鄭雄的話語。
“那麼曹縣身處三省八縣的交彙所在,又是黃河入魯的第一站,你就不能好好的利用一下嗎?”
沒給縣令詢問的機會,鄭雄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