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洋”蜚聲,而北京以“大”或曰“土”著稱。我記得詩友宋辭首次來北京時,就起了一個“天子腳下第一屯”的俗名。我在北京漂居20年也是先後住在良鄉和回龍觀,都是五環以外(耳畔不由的回響起小嶽嶽的《五環之歌》)。所以我最常說的詞就是進城,因為前期十年的北京隻有到三環才能體會都市繁華。後十年才擴展到四環。所以上海與北京的對比。一直是當代人生活和文學藝術題材裡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曾經有一個熱播的電視劇《雙城記》。(節選自夲書“第十九章:JCSC大翁回訪,魔都的魔”)
北京回龍觀與武當山回龍觀
2020.9.20.
《告彆昌平回龍觀》
在小嶽嶽唱響的五環之外
住在回龍觀整整20年
一直覺的自己是個村夫
而不是北京市民
雖然這個村子很大
生活著幾十萬人
正如一位老友評論
天子腳下第一屯
每次為體驗大都市的繁華
都要驅車到三環以裡
找個人更多的場子裝逼
其實回龍觀曆史悠久
清朝時乃一牧馬草場
弘治帝在此興建玄福宮
皇上喜歡道教
與俺誌趣相投
如今的回龍觀
己由一片鄉村
變成喧鬨的大城鎮
五年前去武當山參遊
發現也有座回龍觀遺址
明天我將告彆昌平回龍觀
告彆順治皇帝的道場
去武當山回龍觀帶發修行
每天遙望帝都方向
口中念念有詞
2016.10.13.今日得閒剪掉十一長假的蓄發,走在霧蒙蒙的夕照中,悠然覺得:雖然遍訪過各地名山古刹,但在回龍觀寄寓十五年之久,卻從未想起拜謁一下當地的神靈,遂百度搜索發現在吾住處幾街之隔就有一座建於明末清初的佛道共存的“真武廟”,得償祈願,心境清明......
2014.4.6.此次來武當山還有一驚奇:竟有一回龍觀景跡,與貧道在北平居住了十幾年之久的大社區回龍觀同名。看來山人與道法真有不解之緣!
香山紅葉伴山下棋
2023.4.5.
遙望西山憂
禪心何處休
群鳥沒暮色
華燈照危樓
2020.7.18.
薄霧西山草木青
風聲蟬吟水波平
遙望帝都紅塵遠
千年華夏家黨爭
螻蟻不死有天命
野花自開亦嫣紅
看遍五嶽歸鄉日
濁酒一杯對月明
2020.5.31.疫期半年後重遊香山植物園,考曹雪芹故居、謁粱啟超及家族墓園、拜臥佛寺、尋一二九紀念地及北京水源頭,實乃近當代之縮影。然科技不贅、經濟重創、政治塗炭,鑒史亦不明。雜詩二首以紀。
 一)
毒役罩九州
西山水源頭
佛門已關閉
眾生自哀愁
紅樓夢千秋
任公呼不休
風吹桃花遠
碧水寂無舟
(二)
潭深靜無魚
荷花開幾支
雀鳥淺入夢
夕照正來遲
2019.10.25.北京西山及庭院,感受千年萬古不變的蒼茫與沉浮......
2019.6.1.香山。法界。
香山八大處
佛照日月光
風吹鳥鳴叫
雨澆花芬芳
正對歡喜地
背靠堅固林
水深龜自在
山幽仙有名
2019.3.31.
《碧雲寺》
西山古刹驕
曆經幾代朝
佛祖拈花笑
人間正煎熬
遠望青山高
近觀水樂陶
如此神仙好
擇日做漁樵
《又題》
西山有寺神不靈
香火繚繞鬼敲鐘
惡徒宵小求庇護
善男信女願落空
梅花開敗鳥覓食
溪水倒流樹刮風
又是一年春草綠
天地輪回何時終
2019.2.17.《無酒醉賦》
西山開梅園
煮茶聽幽泉
殘雪壓敗葉
日斜天正藍
雪芹著夢傳
任公家塚圓
素香敬臥佛
徒步思水源
遠瞰城如環
故宮生紫煙
從來多少代
淚/血灑居庸關
注1:曹雪芹著《紅樓夢》於香山黃葉村;
注2:任公、梁啟超也。近代史偉大啟蒙家和實踐者。家族墓葬於香山植物園。
注3: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
2018.11.25.
西山霜葉紅
奈何媲春花
山高方有廟
下坡慢飲茶
一橋兩世界
燈火照萬家
咫尺天地間
月色滿天涯
2018.8.31.
醉望西山遠
人生聊儘歡
揮手多少事
皆付彩雲間
2018.7.1.
《西山望月》(一)
明祖建都紫禁城
金光籠罩月東升
血色沃野鐘聲禁
陣陣蟬鳴下五更
山河不改民依舊
無邊宵夜掛紅燈
獨飲向夢詩為酒
佛祖輪回送西風
《西山望日》(二)
人在半山雲做仙
鳥棲高枝牛耕田
潺潺溪水流不儘
一排螻蟻自向前
煙鎖樓台霧鎖城
風吹旗倒野花閒
2017.2.2.破五初六,出關開微。平生第二次一個人過春節,在北平16年也是第一次一個人過春節。
對抗酒肉奢腐、堅守素食與至簡。逃避傳統而喧嘩的歡樂與民俗而儀式的幸福,回歸真實的安寧、孤獨的自由與靜默的充實,讓距離和掛念成為一種意境和美......
連續去了白雲觀、王府井教堂和香山臥佛寺,真正踐行了三教合一。體驗神的旨意與祈禱的博大虛空......
2016.7.16.
素食麵壁望西山
家國兩誤人不還
空有詩書千古恨
隻待一騎破鄉關
苟且歌酒事宵小
霧鎖煙波寄長帆
2016.5.24.與相交相知36年的老友蘇曆銘、包臨軒??聚北京香山腳下“伴山咖啡”,喝茶聊天看少時小人書……
2016.4.6.
日暮西山薄
小橋泛清波
煮酒如夢來
春光滿山坡
2015.11.7.立冬前一天的北平香山植物園、曹雪芹紀念館和黃葉村酒家,有一種無言的淒美……
2015.6.2.酒足飯飽後、來到久韙的與八十年代老友經常下軍棋的香山伴山咖啡館、邂逅一位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任教授十多年的、祖父是挪威人、父母是美國人、出生在曰本的Eric、中文名趙長野的,我戲稱他大胡子中國馬克思、並中英文交流加微信……
2015.4.30.
香山花滿坡
碧水漾清波
家人同家宴
臥佛心有佛
2015.2.28.在大覺寺喝酒談天、在香山伴山咖啡品茶說事……
2014.3.30.北平的冬天幾乎沒有下一場象的雪、春天又如此短暫、夏天畢將灼熱難熬,唯一值得期待的也許就是天高氣爽、紅葉翩翩的秋天了……這無疑是個不倫不類、惡性循環的四季!
2014年3月26日下午
北京香山伴山咖啡店
朱淩波蘇曆銘
《最後一個年代一一關於生命與詩的對談(見本書第97章)》
2013.11.26.
庭深葉落滿
響石入空潭
靜待雪花舞
提酒上西山
2013.9.2.黃昏的北京香山伴山咖啡,再次偷得浮生半日閒~~~明天又要連串出差一周……
2013.4.17.蟄伏了一個慢長冬季的香山伴山咖啡廳又一次在薄春中露出霓虹的笑臉…
2010年的一個夏天午後,悶熱得接近窒息,頗覺無聊,遂約老友蘇曆明去郊外轉轉。他說領我去個地方,一定能讓我清醒而涼爽。他把車一直開到了北京香山腳下的萬安公墓,他說這裡埋葬了民國時期的許多社會各界名流。未想到一進墓園往左一走我竟看到一座墓碑赫然寫著一個熟悉的老友名字:陶金一一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電影《搖滾青年》“霹靂舞王子”紅極一時的現代舞蹈家和偶像明星。此次邂逅陶金墓地,也算上天還了我個心願,當即返回公墓門口的商店買了個花藍敬獻,以表哀悼之情。(節選自本書“第廿九章:《搖滾青年》陶金,英才早逝)
“此次兩天京城的專業考察完,不僅由於時間緊湊,我沒有去長城、故宮和和頤和園等腐朽古跡,而是策劃了一場彆開生麵的看香山紅葉+參拜八大處+吃臥佛山莊素菜館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