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和丈母娘帶著小姨子來看歡喜,許世彥肯定要好生招待。
幸好如今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鬆江河啥都能買到,很多東西不要票了,就是貴點兒。
對於許世彥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各類吃的劃拉一堆回來,做上一大桌子好菜。
把丈人丈母娘哄的那個高興勁兒,直誇蘇安瑛有福氣。
蘇維忠是生產隊長,這時節隊裡忙,不能耽誤太久,第二天就回家了。
韓氏留在許家住了一禮拜,幫著照看蘇安瑛和孩子。
有韓氏母女幫忙,周桂蘭總算能輕鬆不少,許世琴也趕緊回去上班。
韓氏住了一個禮拜,惦記著家裡頭,也走了。
隻把老六蘇安花留下,幫忙伺候蘇安瑛和孩子們。
臨走前,韓氏還千叮嚀萬囑咐,讓蘇安花一定要有眼力勁兒,多幫著乾活。
蘇安花都答應下來,韓氏這才放心離開。
六月裡,參地不少活要忙,還有參地用肥料配製的任務。
許世彥如今不僅是二大隊的參業技術員,還是東崗公社參業技術顧問,他真的是沒辦法消停在家伺候月子。
去年小黑河參地第一茬起參做貨。
當初試驗的那兩百丈棒槌,施底肥又追肥,加上後期管理跟上去了。
一丈產水參二十五斤,比原本的產量高百分之五十還多。
二大隊人參施肥試驗成功,產量突破曆史新高。
這可是大好事,於守廣哪能瞞著?就算他想瞞也瞞不住啊。
再說了,這可是大功一件,於守廣傻了才瞞著呢。
於是立刻向上彙報,然後,整個兒東崗公社,甚至縣裡,都知道了。
縣裡專門派了人來調查核實,跟著一起上山。
親眼看著挺大的棒槌從地裡起出來,現場泡秤,一丈起二十四五斤,有的地段兒甚至能起出來二十六七斤。
這下可了不得,縣裡派來的人立即上報。
然後農業局、參茸公司、特產局等等部門,全都派了人過來,詢問參地用肥的具體配方等相關事情。
許世彥作為二大隊參業技術員,人參用肥料具體負責人,當然要負責向上級領導解說。
到這個時候了,肥料配方肯定沒法再瞞著。
當初許世彥跟趙大海說,是在火車上聽旁人提起,到這時候自然不好改口。
隻說豆餅水追肥是聽旁人談話得到啟發,至於用豆餅、蘇子、過石配製混合肥料,是他自己研究出來的。
這樣更容易取信於人,也免得前後說辭不一致引人懷疑。
配方公開,立即有相關部門的人將許世彥配置好的肥料,取一部分樣品,送去省裡農學院,請專家教授來化驗分析。
過一陣子傳回來消息,證實配方確實有效。
再加上二大隊這邊確確實實的產量擺在那兒,再無人質疑。
於是,一篇關於東崗公社二大隊參農,許世彥同誌,一心為公,敢想敢乾,勇於實踐。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研發參地用複合肥料,增產增收的文章。
經過許世先的筆杆子,最終出現在縣、市、省各大報刊上。
原本,許世彥因為野生動物養殖的事情就在縣領導那裡很出名,屬於重點關照對象。
這一次,又出來了這個人參專用肥料,增產百分之五十的好消息,又是許世彥研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