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不到,他們就繼續尊皇討奸!
這言論和行為簡直震驚了東京,就連陳立都聽說了。
但陳立早就知道,這次兵變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因為皇道派這幫人簡直就是在挑戰天皇的底線。
如今的天皇之所以大力扶持政府,是有原因的。
當初陸軍部也曾經政變,但那時候,天皇需要依靠軍部來支持他對彆國開戰,所以就默認支持了。
但後來軍部又因此尾大不掉。
所以如今天皇扶持文官集團,就是想用政府來製衡軍隊。
而且光是政府還不夠,裕仁還在不斷扶持海軍出身的人。
就比如岡田啟介就是海軍出身。
你皇道派又是推翻內閣,又是要讓陸軍省和海軍省洗牌,這就算了,你還逮著海軍的人一頓殺?
這不是想讓裕仁被陸軍部徹底架空嗎?
他能答應就有鬼了。
這場叛亂持續了幾天,最終在各方不斷施壓下,又有天皇派人發傳單,這場兵變終於是結束了。
和陳立猜的沒錯,皇道派失敗了。
失敗的很徹底。
領頭的軍官連公開法庭都沒有機會上,就直接被槍決。
統製派的人借著機會直接開始了大清洗。
甚至在陸軍大學都有人被當場帶走。
值得一提的是,陳立在發生兵變時,及時反應並保護陸軍大學其他人,還被天皇嘉獎了一次...
隻是皇道派這一次算是徹底完了。
連著幾天,隻要是皇道派的人,絕大部分都被調到一些邊緣崗位,整個被排斥了。
意外的是,首相岡田啟介和侍從長鈴木貫太郎居然沒死。
是的,這兩個被刺人員中身份頂尖的人反倒是沒死。
岡田啟介是心腹扮成他的樣子,替他死了。
鈴木貫太郎更是中了三槍後硬生生被救活了。
這氣的陳立在宿舍裡捶胸頓足。
廢物啊!
這幫皇道派真踏馬廢物!
拿著照片能找錯人,殺人也不知道補刀,怪不得不能成事呢,純純廢物!
226兵變造成的影響很大,首相岡田啟介下台。
廣田弘毅正式接手內閣。
但廣田弘毅接手內閣後的一係列作為,卻是讓軍部開始可以直接插手內閣。
一直到37年,廣田弘毅被迫辭職。
接任他的,是林銑十郎。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林銑十郎僅僅在任四個月,內閣再次倒台。
終於,一個似乎“可以”調和軍隊與文官集團矛盾的人出現了。
在政治元老西園寺公望的推薦下,1937年6月,近衛文麿奉命組建近衛內閣。
近衛文麿的政治手段還是讓他贏得了一次機會。
在此之前近衛文麿主張的“新體製運動”,與軍部“舉國一致”的戰爭策略符合。
與此同時,在這段時間以來,近衛文麿一直處於一個“中立”的態度,並未公開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這讓如今爭論不休的各個派係都有意讓他作為首相,來調停爭鬥。
近衛文麿很高興,他等的就是這一天。
這說明他的想法是對的。
但當初陳立做的事情也不是白費,終究還是給近衛文麿埋下了雷。
(預告一下,下一章,過渡將會徹底結束,主要是三四年時間,跨度太大,詳細寫寫不完,不寫吧,跨度太大又影響觀感,所以就用這幾章做個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