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同一時間結界內,在混元大陸的靈氣如乳霧般漫過青崖時,天墟六人踏過結界出口的最後一道光痕。
古聖境初期的靈氣席卷方圓百裡,竟讓沿途靈草泛著熒光瘋長——他們身上交織著荒墟結界的殺伐氣與聖渠之地的天道韻,在混元大陸的修仙界投下第一道震撼:從無人踏足的結界出口,竟走出六個能將聖人境巔峰淬至古聖境的人族天驕。
地罡的古銅鎏金靈氣拍在眼前的千丈靈山上,山體竟因他的掌力浮現“破”字岩紋,粗糲的笑聲震落崖邊積雪:“就叫「破界聖地」吧!咱六個從結界破出來,這地兒就得讓所有人知道,什麼叫‘破而後立’!”
紅焰的幽藍心焰掠過山巔,點燃九座靈火塔,火光中“焚天宗”三字騰空而起,火鱗甲胄在風中輕顫,眼尾的中年紋路透著曆經生死的冷冽:“宗門就叫焚天,當年在荒墟燒妖羽、破妖陣,如今到了這兒,也該讓這方天地嘗嘗‘焚儘舊規’的滋味。”
破界聖地坐落在混元大陸最豐饒的「靈脈中樞」,此處靈氣濃度是尋常之地的十倍,地下靈礦脈如星河般縱橫。
六人同時運轉真元,古聖境初期的威壓如重山般壓向那頭長著九根水晶角的鹿妖“靈樞”。靈樞前膝一軟跪倒在地,九根晶角因磅礴的殺伐氣泛起細密裂紋,碎晶粉末簌簌掉落,它聲音發顫地哀鳴:“大人息怒……此界許久未有這般……這般淩厲的手段了……”
青冥指尖的紫雷耀斑掃過靈樞眉心,卻未下殺手:“滾吧,給混元大陸的‘老神仙’們帶個話——焚天宗占了這兒,往後靈脈歸強者,不服……就來戰。”
兩日後,“青嵐聖地”的靈氣突然劇烈震蕩。
蒼木老祖的廣袖染著千年靈藤的青霧,踏空而來時,袖口靈藤紋還在緩緩生長——作為古聖境中期的老牌強者,他周身靈壓如綿密青嵐,將破碎的界壁殘片都托得懸浮半空。他望著破界聖地頂端的焚天旗,白眉微蹙,聲音裡帶著上位者的倨傲:“外來者,強占靈脈中樞,當我青嵐聖地無人?”
地罡咧嘴一笑,琥珀赤金靈氣在拳套上炸開,露出小臂上未愈的妖血疤痕——那是荒墟中被裂足蛛王尾刺劃過的印記:“老東西,你這靈藤能纏住荒墟的沙暴麼?能擋住古聖境巔峰的妖爪麼?”
話未說完,他已欺身而上,拳套直接轟向蒼木麵門,帶起的罡風竟將對方廣袖撕出裂口。蒼木驚退半步,指尖靈藤如活蛇般竄出,藤蔓上凝結的靈晶光斑明滅閃爍,正是古聖境中期修士才能催動的“靈藤化晶”秘術,卻在觸到地罡皮膚時發出“滋滋”灼燒聲——對方的古銅鎏金靈氣裡,竟裹著荒墟妖血的腐蝕性。
“你……你竟用妖血淬體?”他的靈藤纏向天墟的骨刀,卻見赤金刀身泛起暗金熔岩般的光澤,一刀斬下,千年靈藤竟如腐草般斷裂——哪怕蒼木憑借中期境界強行催發靈藤法相,藤蔓根部泛出的青紫色靈光卻在妖血煞氣前節節敗退。
紅焰的火靈鞭趁機纏住蒼木腰間,幽藍心焰驟然騰起:“在荒墟,我們連古聖境巔峰的九冥噬天尾都烤了吃,你這養在靈脈裡的‘仙藤’,也配跟我們談‘規矩’?”鞭梢掃過蒼木眉心,火鱗甲胄上的“三足金烏”印記突然舒展羽翼,古聖境初期的火靈之力裹挾著荒墟焚天訣,竟將蒼木全力凝聚的青嵐護罩燒出窟窿——那是隻有在死地中才能淬煉出的“以殺證道”之力。
當蒼木狼狽地跪坐在地,靈藤法相徹底崩解,袖口靈藤紋褪成灰白,古聖境中期的靈壓也變得紊亂不堪。他望著六人身上翻湧的殺伐氣,忽然想起混元大陸流傳的古老傳說——結界之後是死地,卻也是“破界者”的誕生之地。破界聖地的靈火塔下,他的道袍碎片隨風飄落,青嵐聖地的靈脈中樞就此易主。
消息傳開時,沿途修士望著六人扛著妖骨製成的宗門大旗,第一次明白:這方天地的“強者為尊”,從來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血肉與靈氣堆成的現實。
另一邊在結界外的數天後,得到支援的千機翁卷土重來,十二麵獸首旗在沙暴中翻卷如浪。
楚懷瑾望著壓過來的“地支陣”,玄甲衛的盾牌在砂雷餘威裡還透著焦糊味——三天前那場惡戰的傷口還在滲血,此刻卻不得不再次握緊刀柄,迎向比上次更密的鐵桶陣型。
千機翁的豹首麵具在陣中若隱若現,伴隨他抬手的動作,陣角的鼠首衛已如毒蠍般竄出。
楚懷瑾聽見身後傳來悶哼,轉頭便看見墨辰玄色朝服上洇開的深紫——那是替他擋下鼠首衛淬毒短刃的印記,血珠順著布紋滴在沙地上,竟在焦黑的砂粒間暈出暗紅的花,像極了南疆雨林裡被巫蠱染透的青苔。
“當年你說‘活著一起解蠱’,今日便活著一起破陣。”楚懷瑾揮刀砍斷蛇首衛的鎖鏈,刀刃在墨辰血染的衣襟前頓了頓。
餘光掃過斷牆縫隙時,一抹綠意忽然晃眼——是百姓連夜編的護心符,草葉間還沾著未乾的青稞粉,像極了昨夜墨辰塞給他的、帶體溫的乾糧碎渣,此刻正被氣浪掀得輕輕搖晃,在鐵灰色的陣雲下,顯得格外灼目。
砂雷再次炸響,氣浪掀飛兩人額前的碎發。墨辰望著楚懷瑾甲胄上的凹痕——那是去年戈壁突圍時,自己用斷箭替他敲開敵騎護心鏡留下的印記,此刻正映著千機翁麵具上的冷光。
指尖的毒血滴進沙地,竟裂開細窄的縫,縫裡鑽出幾星嫩綠——是百姓藏在斷牆下的麥種,哪怕被戰火烤焦了地皮,也倔強地頂著沙礫探出頭,芽尖沾著的暗紅,比任何陣法的光紋都更亮。
“聽著!”老獵戶的吼聲從斷牆後方傳來,混著辣椒粉的辛辣氣息撲麵而來。虎娃的娘舉著浸過迷藥的麻布衝進陣中,傷兵們把青稞餅掰成帶蒺藜的硬塊砸向敵騎,就連躲在陶罐後的孩童,都咬著牙滾出藏了半月的碎陶片——鋸齒邊緣勾住“地支陣”的皮靴繩,鐵桶般的陣型頓時漏出無數細碎的缺口,像被麥種芽尖頂開的沙礫,透著微光。
楚懷瑾接住墨辰拋來的斷箭,箭杆刻痕與甲胄凹痕相觸的瞬間,一年多前南疆雨林的雨聲、去年戈壁的風聲、此刻沙暴裡的人聲,忽然在耳邊彙集成潮。
當第一袋蒺藜混著青稞粉砸向鼠首衛,當老獵戶的“護民”鐵牌磕在豹首麵具上,斷牆下的麥種終於頂開最後一層沙礫——帶著血漬的嫩綠,在砂雷餘煙裡畫出一道晃動的線,那是比任何陣圖都更鮮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