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杭開循環:談罷柴米,戰罷桑麻_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 第313章 杭開循環:談罷柴米,戰罷桑麻

第313章 杭開循環:談罷柴米,戰罷桑麻(1 / 1)

杭開城的日子漸漸有了“規律”:半個月談判,半個月打仗,像鐘擺一樣來回晃悠。雙方士兵都摸透了這節奏——談判時就蹲在空地上看代表吵架,打仗時就象征性地衝一衝,然後各回營地等下一輪“切換模式”,連罵陣的詞都快編重複了,最近連“你方糧草撐不過三天”都懶得喊,改成了“你挖的野菜沒我多,算你輸”。

連雙方的將領都摸清了套路:談判前先讓炊事兵多燒兩鍋熱水,免得吵到口乾;打仗前得叮囑士兵“刀彆磨太尖,箭頭用木頭的”,省得真傷了人還要找草藥。某天秦軍吹號角攻城,聯軍在城頭問“今天攻到午時還是未時?”秦軍陣中回喊“攻到我們午飯熟了就收兵!”喊完雙方都笑了,連嚴肅的氣氛都透著股心照不宣的敷衍。

士兵們更是把日子過成了“默契大賽”:談判日清晨,秦軍會多帶兩個陶罐,偷偷放在分界線旁——裡麵是昨晚煮的野菜湯,給聯軍傷兵“補補身子”;聯軍則會在陶罐下壓幾張草藥圖譜,標注“這草有毒,彆挖”。打仗日傍晚收兵時,雙方會默契地在戰場中間留一堆柴火,誰晚走誰撿回去,省得各自再費勁砍柴。

有次秦軍小股部隊“偷襲”聯軍糧倉,翻了半天隻找到半袋糙米,臨走時卻在糧倉角落留下一袋乾辣椒——知道聯軍傷兵驅寒要用;聯軍發現後,轉頭“夜襲”秦軍營地,沒偷糧草,反而在他們的藥爐裡添了兩把驅蛇的艾草,畢竟雙方營地都在荒原上,蛇蟲比敵人還討厭。這些心照不宣的小動作,讓這場拉鋸戰多了點荒誕的暖意。

談判的半個月裡,破廟成了“菜市場”:秦軍代表抱著賬本哭窮,說“西南軍快斷糧了,再不給吃的就要吃人了”;楚凡拿著傷兵名單拍桌子,喊“我們光截肢就截了三百條腿,你們得賠三百副拐杖”;楚懷瑾不耐煩,直接拎著半隻烤野兔蹲到中間:“誰先退地籟城,這兔子歸誰!”結果秦軍代表和聯軍代表為搶兔子打起來,最後兔子被路過的野狗叼走,雙方愣了半天,又坐下接著吵。

輪到打仗的半個月,更像“例行公事”:秦軍每天清晨吹號攻城,士兵們慢悠悠走到城下,把昨天沒扔完的石頭再扔一遍,然後就坐在地上曬太陽;聯軍在城頭舉著弓箭比劃,箭都故意往天上射,生怕真傷到人。最“激烈”的一次衝突,是雙方為了搶一棵結果子的野桑樹,各出了兩百人圍著樹轉圈,最後果子被鳥啄光了,雙方也累得回營睡覺,連架都懶得打。

葉嬴烈和楚凡都成了“走流程”的高手:談判時葉嬴烈派陸玄舟去“拍桌子”,自己在營裡養傷;楚凡則讓楚吞嶽去“磨嘴皮子”,自己偷偷教士兵編草繩換糧食。打仗時兩人更默契,葉嬴烈揮槍比劃兩下就喊“收兵”,楚凡舉劍喊“追擊”,其實雙方都隻是把隊伍往前挪了挪,連陣型都沒亂。

日子一天天過去,杭開城的草長了又黃,雙方的士兵換了一批又一批,連談判的代表都換了三個——不是戰死的,是餓跑的。秦軍大營的旗幟褪色成了白色,聯軍的“楚”字旗破得隻剩個角,可這“談半個月、打半個月”的循環,愣是沒停下來。

某天清晨,楚凡蹲在城頭數野狗,發現野狗都胖了——天天吃雙方扔的剩飯。他忽然笑了:“葉嬴烈這老狐狸,怕是也跟我們一樣,耗不起又不想認輸。”楚懷瑾點頭:“誰不是呢?打又打不動,談又談不攏,隻能這麼耗著。”

遠處的秦軍大營裡,葉嬴烈看著士兵們用破甲片曬野菜乾,對陸玄舟歎道:“這仗啊,怕是要成‘杭開城日常’了。”陸玄舟啃著樹皮苦笑:“至少……不用死人了。”

夕陽下,談判的破廟裡又傳來爭吵聲,城外的空地上士兵們又在“演戲”般衝鋒,野狗叼著骨頭在兩軍中間晃悠,像個看熱鬨的觀眾。這場“誰都談不攏、誰也打不贏”的戰爭,就這樣在談與打的循環裡,耗成了杭開城的一道荒誕風景——沒人知道結局,卻也沒人願意先停下這無儘的拉鋸。

杭開城的風裡,終於有了秋意。這場戰爭早已沒了“勝負”的意義,隻剩下“十日談判、十日打仗”的固定循環,像老clock(鐘表)一樣精準——雙方士兵甚至能掐著日子算:“今天該收談判文書了”“明天該換崗守城了”,連罵陣都帶著“例行公事”的麻木。

談判十日:賬本大戰與“糊塗賬”

談判的十日裡,破廟的桌子腿都快被拍斷了,卻連“暫時停火”的條款都沒改明白。秦軍代表翻著磨破的賬本,指腹在“柴火損失兩堆”的字跡上反複摩挲,聲音拔高八度:“這個月你們又燒了我們兩堆柴火,枯枝都算上,得賠三十捆!”楚凡的代表掏出更破的本子,紙頁缺了角還沾著泥,拍得桌子直響:“上個月你們偷了我們三口水缸,有一口還是新的!先還回來再說賠償!”

楚懷瑾蹲在門檻上啃野果,汁水順著下巴滴到戰袍上,聽煩了就把果核一吐:“柴火換水缸,一捆柴火抵一口缸,兩捆抵兩口,剩下一口欠著!抵消!下一條!”秦軍代表急了:“不對!水缸比柴火貴!得兩捆柴火抵一口缸!”聯軍代表立刻站起來:“我們的水缸是陶土的,你們的柴火是濕的!明明一捆抵一口!”兩人為“誰欠誰一根柴火”吵到太陽西斜,唾沫星子濺到賬本上,把字跡暈成了一團。

最後楚吞嶽扶著柱子咳著血進來,手裡攥著皺巴巴的賬本,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彆吵了……我記著,下個月一起算!”其實他掀開賬本時,早就忘了上次記到哪一頁,隻是見雙方吵得臉紅脖子粗,乾脆用“記賬”當台階下。等眾人散了,他偷偷把賬本塞給親兵:“找個太陽好的日子曬曬,彆讓他們看出我記混了。”親兵憋笑點頭,轉身就把這事當笑話傳遍了營地——畢竟誰都知道,這賬本早成了“糊塗賬”。

連破廟的麻雀都摸透了規律:每天辰時準能聽到吵架聲,午時會聞到雙方偷偷煮野菜的香味,傍晚則看著代表們氣鼓鼓地各回營地,第二天再來拍桌子。有次秦軍代表帶來的乾糧是烤紅薯,還沒吵兩句就被香味勾得分神,偷偷塞給聯軍代表半塊:“先墊墊,吵餓了沒力氣算賬。”聯軍代表回贈一把野棗:“這個甜,潤嗓子。”轉頭兩人又為“紅薯算不算軍糧賠償”吵得不可開交。

打仗的十日更像“過家家”:秦軍每天派五十人“攻城”,穿著洗得發白的鎧甲,到城下鞠個躬似的射三支箭——箭頭還是木頭做的,射到城牆上“啪嗒”掉下來,然後整整齊齊排隊去河邊洗衣服,肥皂角都帶著統一的草木香;聯軍在城頭安排五十人“防守”,舉著盾牌晃兩下,盾牌後麵藏著針線筐,趁著秦軍洗衣服的功夫偷偷織毛衣,針腳歪歪扭扭,卻約定“織夠十件就給傷兵當褥子”。

某天葉嬴烈心血來潮,覺得“攻城太敷衍不像樣子”,親率親兵衝陣,玄甲在陽光下晃得刺眼,結果跑了沒兩步就踩進鬆土坑崴了腳,疼得齜牙咧嘴,被親兵七手八腳抬回營。楚凡聽說了,差點把剛喝的藥噴出來,特意派楚懷瑾送去一瓶草藥,陶罐上貼著手寫紙條:“祖傳治崴腳,外敷三天見效。下次攻城記得穿防滑鞋,西邊城牆根的土鬆。”葉嬴烈哭笑不得,回贈一袋曬乾的野菊,附信:“泡茶治咳嗽,比天天拍桌子吵架省力,親測有效。”

雙方連“戰術安排”都透著默契:秦軍攻城前會吹三遍號角——第一遍“準備出門”,第二遍“整理隊形”,第三遍“提醒聯軍守城”;聯軍則在城頭掛不同顏色的旗子回應:紅旗“今天有雨,改天再打”,藍旗“傷兵太多,下午休戰”,白旗最絕,意思是“炊事班燉了肉湯,打完來蹭飯”。有次秦軍吹錯號角,把“攻城號”吹成了“收兵號”,聯軍在城頭喊:“是不是餓了?我們剛蒸了野菜窩窩!”秦軍士兵乾脆順水推舟:“那明天再攻!今天借兩屜窩窩當軍糧!”

小規模衝突也透著“默契”:搶糧草時雙方約定“隻搶乾糧,不傷人”,秦軍搶了聯軍半袋米,轉頭就留下同等重量的紅薯乾;奪水源時劃好“上午秦軍用水,下午聯軍用水”,誰超時了就罰第二天不準靠近河邊;最絕的是雙方的斥候,碰麵了還會交換情報:“你們營裡野菜夠吃嗎?東邊山坡的薺菜剛冒芽。”“還行,你們那邊的桑樹結果子了沒?上次摘的夠泡三壇酒了。”連野狗都摸透了規矩,在雙方營地間晃悠,今天叼秦軍的骨頭,明天蹭聯軍的米湯,活得比士兵還滋潤。


最新小说: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