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天不吃不喝不睡,碼了兩萬四千字,應該把本月欠的更新補上了吧......)
看著雞飛狗跳一團糟的現場,張佳胤仿佛感到昨日重現,這一幕好像有點眼熟?
前些日子是徐文長拿著掃把追打白榆,今天是胡總督朝著白榆揮起了老拳。
真不知道以東南幕府的這種人員素質,究竟是怎麼打贏倭寇的?
而汪道昆雖然今天的主要任務前橋搭線,幫助白榆說情,但是作為徽州同鄉友人,他還是非常心疼胡總督的。
胡宗憲這一拳如果打下去,隻怕立刻就要身敗名裂!
於是汪道昆也急忙衝上去,死死扳住了胡宗憲的拳頭,同時大聲吼道:
“胡前輩!千萬冷靜!打他已經沒有意義了!沒有意義了!”
對胡總督而言,原本確實是利益點全部在我的碾壓局。
於公可以立威,相當於亮肌肉,震懾其他心懷不軌的人;
於私可以泄憤,疏解憤懣情緒,為徐文長報仇。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打白榆的動機已經被歪曲為“因為不如白榆大就惱羞成怒”。
聽起來似乎很不正經,非常荒謬的樣子。
可是在輿情傳播中,不正經的東西往往熱度更高,更喜聞樂見,傳播度更廣。
即便胡總督再強調報複白榆是為了立威和泄憤,能上熱度的話題肯定還是胡總督比白榆小。
“立威”被惡搞給解構了,“泄憤”反而成了更生氣甚至自取其辱,那麼打白榆的意義何在?
想到這裡,擁有三百精銳親兵還舉著拳頭的胡總督也陷入了迷茫。
看到局麵放緩,張佳胤一邊在心裡賭咒發誓,以後再也不管白榆的爛事了,一邊出手攔住了白榆。
“彆在這像個耍無賴的滾刀肉了,還是先講講理!”張佳胤對白榆勸道。
白榆不屑的說:“世叔對我說這些做什麼?又不是我造成了這種局麵。
是胡部堂率先說了不想講理,那就都彆講理了!”
張佳胤又看向胡宗憲問道:“胡前輩?再坐下談談?”
看著胡宗憲臉麵掛不住,猶猶豫豫的樣子,張佳胤又開口道:
“今年有兩個正牌子尚書被白榆擠兌的要辭職,還有一個左都禦史和白榆吵架,被當場氣死了。
上麵幾位這可都是老資格的正二品,對上白榆尚且如此。
胡前輩你這個新進二品回來坐下,不寒磣!”
胡宗憲:“......”
你這是真心勸人嗎?行吧,就當你是勸人了!
張佳胤招呼著眾人重新坐下,然後對白榆說:“你再解釋一下誤會吧。”
白榆像是背誦一樣開口說:“我這個人生平最恨倭寇......所以我對胡部堂的功業向來是十分敬佩的......後來再發生的事情,隻能說都是偶然,絕非我的本意。”
張佳胤無奈的說:“你這...老實點。”
白榆就是把剛才開場那幾段解釋,又完完整整重新複述了一遍。
這些內容是沒問題,但是原樣複述一遍這個行為本身,就像是開嘲諷似的。
剛才閣下對這些話不屑一顧,那麼現在麵對同樣的話,請問閣下又會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