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晦朔,翻滾重雲掩映之間,五台山界界境懸於天穹之上,輪台玉闕重重疊疊,仙山秀水滿溢著充盈無比的神蘊靈機,正是一方得天地之鐘秀的福地洞天。
“第九佛子且看。”
金光鑾駕穿雲破霧扶搖而上,落在了山界界境之前,青獅護法指著五台山境的蒼茫天景,神情頗有些自得。
季月年凝望著眼前這浩渺無垠的懸天山界之境,亦是有些驚歎,山界之上有著不可計數的浩瀚靈機洶湧攪動,其界境之巔與上境相接,此間所望見的雄厚氣運甚至已經隱隱超出了昆侖丘之上的瑤池聖境。
五台山界,乃是菩提七境生靈“般若妙德文殊菩薩尊者”的成道之處,懸天而建,鎮壓兩大洲境交彙之處的繁雜氣運,有無量功德加持。
“既有我佛諭令在身,我等便可穿過界境,直入五台山顯通寺,覲見我佛文殊,”青獅護法自袍袖之中取出一道燦金佛蘊,笑著開口道,“第九佛子初臨混元,神魂氣息難免有些不穩,有這道佛光護體,可保第九佛子不受五台山界的氣運擾亂。”
此言落罷,他便把這道佛光披展而出,將季月年籠罩在了其中。
季月年察覺到了這道護持佛光散發出的溫和氣息,微微行禮道:“謝過青獅護法。”
青獅護法神情有些莫名地看了他一眼,搖頭道:“第九佛子竟能在短短三日之內尋到破境之契機,徑直登臨混元仙階,實在是令我有些驚駭,若不是我佛諭令在身,我必定要尋個時機與第九佛子好生論一論佛法。”
季月年行至金光鑾駕邊緣,遙望著下方愈來愈遠的山界界境,笑道:“此番得了文殊菩薩尊者垂見,我應會在五台山界停留些許時日,論法之事無需急於一時。”
青獅護法頷首道:“正是如此。”
二人說話之間,佛光鑾駕已是穿過重重界境,朝著穹頂之上那座散發著無量佛光的顯通寺遙遙行去。
顯通寺乃是五台山界的雲夢之巔,更是五台山界之主的修行道場,隻有山境之內的佛家源教嫡傳才有資格進入其中。
雖然文殊菩薩尊者的真身並不在此處,不過此時的五台山界之主乃是文殊菩薩尊者的身外化身,亦是一尊恐怖至極的六境菩薩。
菩提六境的佛源真光用來鎮壓山界氣運,已是綽綽有餘。
數不儘的流光在身周穿行而過,每一道流光之中都是一個五台山界的生靈,每時每刻都在散發著濃鬱無比的佛家源教氣息。
“當真是‘顯通金閣,萬佛來朝’的佛家聖境,五台山界的佛源氣息,比之普陀聖境都要濃鬱許多。”
季月年感受著佛源神魂與此間氣機的隱隱勾連,讚歎道。
青獅護法笑道:“南海普陀雖然是後天福地,卻有著無量觀世音菩薩尊者的氣運加持,若是再經曆漫長光陰的氣機蘊養,有朝一日或許能夠與五台山界、幽冥酆都等七境道場相差仿佛,也未可知。”
五台文殊,酆都地藏,這些七境菩薩所修行之處,皆是天地三界之中赫赫有名的七境道場。
無量觀世音菩薩尊雖然名震天穹,為眾生所頌歌,可其修行之處卻始終都落在珞珈山潮音澗,從未有過改換道場之事。
佛家源教的“道果之境”,所修便是“心跡”。
其中修“心念”者,喚有“真佛九境”,“真佛四境”以上便可尊為“佛陀”。
修“行跡”者,喚有“菩提九境”,“菩提四境”以上便可尊為“菩薩”。
無量觀世音菩薩尊者,乃是天地之間唯一一個同修“心念”與“行跡”的佛家源教生靈,其所開辟的“心道”,遙遙淩駕於尋常的佛陀與菩薩之上。
普陀聖境的掌珠龍姬,便是修了一些“心道”皮毛,這才破入“真佛四境”,勉強有資格尊為“佛姬”,得以登臨普陀聖境之主尊位。
菩薩道果雖有九境,可在這蒼茫世間中的佛家源教之內,五境菩薩已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六境菩薩甚至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方佛尊,足以鎮壓一方佛境氣運。
放眼浩渺無垠的地境四大部洲,六境菩薩不過隻有近百之數而已。
也正是因為如此,地境之中寥寥無幾的七境菩薩才會顯得這般可怕。
至於傳聞之中的“八境菩薩”與“八境佛陀”,即便是在無量量劫之前,都不曾超過十指之數。
隻有在佛家源教的起源之地,須彌聖山之上,靈山聖境之中,才能堪堪尋到這般超脫天地的無上生靈。
青獅護法此言落罷,季月年的神情隱隱有些悵惘,並未開口,而是沉默了下來。
佛蘊靈機環繞之間,金光鑾駕已是距離雲夢巔之上的顯通寺愈來愈近,其上所照耀著的璀璨佛光灑落而至,甚至將青獅護法與季月年的發絲都浸染了一絲金芒。
梵音陣陣,異香彌漫,佛光鑾駕終是落在了雲夢巔之中,顯通寺之下。
青獅護法的神情變得無比肅穆,仰望著高不可及的佛寺,肅然行禮道:“青獅奉我佛諭令,接引南海第九佛子季月年,前來覲見我佛。”
季月年亦是在其身側恭敬行了個佛禮。
穹頂之上梵音垂落,佛光映照而下,將季月年映入其間,刹那間便漫入了雲夢巔數萬丈之上的佛寺之中。
……
顯通寺,翠岩峰。
“本以為這世間無人能夠得她真傳,未曾想到,你的心道修境倒是頗得了些她的皮毛。”
高及十餘丈的峰頂佛台之下,山崖之側,擺放著一個普普通通的蒲團,蒲團之旁,靜立著一尊身著月白佛衣的生靈。
文殊菩薩尊者,受靈山天境所敕般若妙德佛諱,有男相化身,亦有女相化身。
隻是自無量量劫以來,其本尊到底是男相還是女相,至今都不曾有人真正知曉。
季月年立在那五台山界之主身後數丈之處,佛源神魂有些控製不住地顫動,絲絲縷縷的佛源氣息逸散而出,與此間的佛境氣機相融在了一處。
“南海佛家源教季月年,見過般若妙德文殊菩薩尊者。”
季月年強自定了定神,按捺住了愈加雀躍的佛源神魂,朝著五台山界之主恭敬行了個禮。
雖然此生靈隻是文殊菩薩尊者的一道身外化身,卻也有著“菩提六境”的恐怖修業,與那瑤池聖境的“統靈無極上聖娘娘”相差仿佛。
上聖娘娘雖是“道源六境”的斬三屍天源聖人,最後卻終究無法再進一步,踏入那真正的超脫之境,以至於遭了七境道場的算計,直至此時都杳無音訊。
“瑤池聖境的變故,我也多多少少知曉一些,上境昆侖神山一脈倒是好算計,一旦吞並了地境昆侖的道統氣運,沉寂無數元會的昆侖神山一脈極有可能再進一步,誕生出更多的超脫生靈。”
三大源教,無論所修何種道統,一旦入了“七境”,皆可稱之為“超脫境生靈”。
因為隻有登臨“七境”之後,才能真正開始與天地規則對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如今的天地規則,故而謂之曰“超脫境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