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詠後趙明帝石勒》
羯騎裂雲征,販繒窺帝衡。
鳴鏑摧晉甲,飲馬漳流腥。
懸鏡納霜諫,鑄犁催劍耕。
刑典淬霜刃,百僚肅冰庭。
庠開星鬥迸,賢至虎賁驚。
朔氣卷汗血,燕姬舞燭熒。
忽藏弓鏑鏽,驟見蕭牆明。
楚炬焚襄國,鄴墟風咽鉦。
一、命運的起跑線:從“牲口”到“十八騎”
1.羯族部落的“貧困少年”
公元274年,山西上黨武鄉縣的羯族部落裡,一個嬰兒的啼哭聲驚醒了正在烤火的薩滿。老薩滿掀開帳簾,望著夜空中異常明亮的紫微星,喃喃道:“這孩子怕是要攪動天下風雲啊!”這個被命名為“石勒”羯語意為“雄鷹”)的男孩,此刻正蜷縮在羊皮繈褓裡,全然不知自己將用三十六年時間,從奴隸市場走向太極殿——這段路,他走得比西天取經還刺激。
石勒的童年堪稱“地獄模式”。羯族作為匈奴彆部,長期被中原王朝視為“胡虜”,地位低到塵埃裡。晉朝官吏來收稅時,羯人得跪著遞賬本,站著挨鞭子,躺著數星星——彆誤會,不是浪漫,是餓得眼冒金星。石勒十歲那年,親眼看見稅吏用馬鞭抽打族人,少年氣得想衝上去理論,結果被老爹一把按住:“兒啊,咱胡人的宿命就是——活著交稅,死了喂狼。”
2.洛陽的覺醒時刻:北漂青年的“心態爆炸”
十四歲的石勒跟著商隊混進洛陽,活像鄉下小夥進城務工。他站在上東門啃著胡餅,聽著守城士兵吹牛:“東海王司馬越家的狗都戴金項圈!”石勒低頭看看自己磨破的草鞋,突然仰天長嘯:“這不公平!”這一嗓子把晉朝太尉王衍嚇得茶杯都摔了:“快抓那個胡人!他這嗓門將來準能當男高音——不,是造反頭子!”
3.人市裡的“牲口”生涯:論如何優雅地被賣
永嘉元年307年)大饑荒,石勒在並州人市喜提“兩石粟米”身價,與跛腳老馬同款促銷。買主師歡是個精明的山東地主,他掰開石勒的嘴看牙口時,差點被咬掉手指:“好小子,牙口比我家看門狗還利!”於是多給了半石粟米,美其名曰“猛獸飼養基金”。
二、亂世梟雄的崛起:從“打工仔”到“北方一哥”
1.汲桑與“十八騎”的草台班子:創業團隊的窮酸史
被師歡釋放後,石勒遇到了人生第一位伯樂——牧場主汲桑。這位前晉朝軍官因貪汙軍餉被通緝,正在搞“再就業培訓”。石勒當場表演徒手擒鹿,驚得汲桑直拍大腿:“人才啊!以後搶糧你打頭陣,分贓你拿雙份!”於是兩人拉起“燕將十八騎”,白天放羊,晚上化身“黑夜騎士”,專搶土豪莊園。有次搶到半車《論語》,石勒隨手扔進火堆:“這玩意能當飯吃?”汲桑痛心疾首:“文盲!這是知識付費的原始股!”
2.投奔劉淵:史上最野的“求職麵試”
永興元年304年),石勒帶著十八騎投奔匈奴漢國皇帝劉淵。麵試現場,匈奴貴族們捏著鼻子嫌棄:“羯人身上有羊膻味!”石勒一腳踢翻案幾,抓過地圖指點江山:“給我三萬騎,三個月拿下洛陽!辦不到您把我燉了補身子!”劉淵樂得胡子直顫:“夠野!封你為輔漢將軍,月薪三百隻羊!”
3.寧平城之戰的“地獄繪圖”:論如何優雅地坑隊友
永嘉五年311年),石勒在寧平城給晉軍挖了個“史詩級大坑”。他讓騎兵拖著樹枝繞場跑圈,揚起的沙塵堪比現代霧霾。十萬晉軍擠在峽穀裡自相踐踏,場麵堪比春運火車站踩踏事件。《晉陽秋》記載:“屍塞河水,水為不流。”石勒騎馬巡視戰場時,還不忘吐槽:“晉懷帝躲車底啃糖糕?這屆皇帝不行啊!”
4.暗戳戳搞副業:兼並同事王彌
前趙集團內部,石勒與同事王彌表麵稱兄道弟,實則互相提防。王彌寫信吹捧:“咱倆聯手,天下唾手可得!”石勒轉頭問軍師張賓:“這貨想忽悠我當炮灰?”張賓邪魅一笑:“將計就計,請他吃席!”酒宴上,王彌剛啃完羊腿,石勒突然掀桌:“這頓我請,你的兵馬我收了!”
5.戰略轉型:從“遊擊隊長”到“河北一哥”
張賓獻策:打工人也得有房本
謀士張賓看著四處流竄的石勒團隊,痛心疾首:“主公,咱不能總當北漂啊!得買房!”他掏出河北地圖:“襄國今邢台)這地兒,房價低、地段好,搶到就是賺到!”石勒一拍大腿:“聽你的!今晚就搬家!”312年,石勒攻占襄國,從此告彆“租房時代”,開啟“包租公”生涯。
6.撕破臉皮:從“最佳員工”到“自立門戶”
前趙內亂:老板家的瓜真甜
劉淵死後,前趙開啟“權力的遊戲”模式:劉聰殺兄篡位,靳準又滅劉聰全家。石勒嗅到商機,火速進軍平陽,一邊“幫老板平叛”,一邊把傳國玉璽塞進自己口袋。現任老板劉曜氣得跳腳:“說好做彼此的天使呢?”石勒翻白眼:“天使投資人也不能白嫖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稱王名場麵: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319年,劉曜出爾反爾取消封賞,石勒怒摔茶杯:“趙王趙帝,老子自己封!”他在襄國搭起戲台,自稱趙王。為了顯得正規,還搞了套“胡漢混合風”登基大典——頭戴匈奴金冠,身披漢式龍袍,活像穿越劇男主。
三、羯族影帝的“吃雞”之路:石勒如何團滅中原群雄
1.新手村首殺:智取王浚的“奧斯卡級表演”
公元312年,幽州軍閥王浚正對著銅鏡試穿龍袍,鏡中人影晃動,仿佛看見自己登基稱帝的輝煌場景。這位自詡“晉室忠臣”的戲精,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即將成為石勒的“經驗包”。
石勒的表演從一封彩虹屁書信開始:“明公您比劉邦帥,比武則天霸氣!這天下就該姓王!”隨信附贈的祖傳玉佩,還是從晉懷帝棺材裡順來的。王浚被忽悠得七葷八素,居然在酒宴上問使者:“石將軍覺得我能當皇帝嗎?”使者撲通跪地:“我家主公說了,您不當皇帝天理難容!”
待到石勒大軍兵臨城下,王浚還在搞登基彩排。城門一開,羯族騎兵魚貫而入,石勒衝進府邸時,這位“準皇帝”正端著玉璽擺pose。結局堪稱黑色幽默——王浚被五花大綁押往襄國,路上還被強迫穿著龍袍遊街,成了史上最慘ser。ax:石勒深諳“捧殺”精髓,把王浚吹成宇宙第一
情報戰完勝:買通王浚女婿棗嵩當內鬼
時機精準:趁鮮卑援軍被大雪困住閃電突襲
這場戲碼放在現代,絕對能拿商戰劇最佳編劇獎。
2.文藝大叔的翻車現場:劉琨的“音樂療法”破產記
並州刺史劉琨,堪稱五胡時代的“文藝老乾部”。白天練兵,晚上在城頭吹胡笳,把《廣陵散》吹成軍營。這位“聞雞起舞”的男神,卻在自己的裡被石勒打敗,實在令人唏噓。
兩軍對峙時,劉琨半夜又開音樂會。淒婉的胡笳聲飄過汾河,羯族士兵聽得淚流滿麵:“媽媽我想回家!”石勒氣得摔了酒碗:“比才藝是吧?給我上三百麵羯鼓!”次日清晨,震天鼓聲響徹雲霄,劉琨的戰馬嚇得當場蹦迪,把主人甩進護城河喂魚。
更慘的是,劉琨派去鮮卑求援的使者,居然被石勒截胡。石勒模仿劉琨筆跡寫了封絕交信,還附贈鮮卑首領一車金銀。等劉琨發現時,鮮卑騎兵已經改行當吃瓜群眾了。
名場麵還原:
劉琨泡在河裡):“這不科學!我的音樂療法明明對匈奴管用!”
石勒蹲在岸邊):“大叔,時代變了,現在流行重金屬。”
3.酒鬼皇帝的社死時刻:劉曜的“斷片式指揮”
前趙皇帝劉曜,堪稱十六國第一酒蒙子。328年洛陽決戰前夜,他連灌十壇“中山冬釀”,醉得把地圖看成菜單:“小二,給朕來份醬牛肉!”
次日開戰,這位宿醉的皇帝把石勒認成店小二:“快給朕牽馬!”結果被羯族騎兵包了餃子。被綁成粽子時還在嘟囔:“彆動朕的82年陳釀……”此戰貢獻了史上最滑稽帝王表情包——龍袍沾滿酒漬,冕旒歪到耳根。
石勒的騷操作更絕:
把劉曜關進鐵籠全國巡展
逼他每天寫三百字《戒酒保證書》
最後送去挖礦“醒酒”
這套“戒酒套餐”,比現代楊永信還狠。
4.副本隱藏boss:段氏鮮卑的“碰瓷戰術”
段氏鮮卑堪稱北方最強“碰瓷天團”,專業打劫三十年。石勒卻把他們玩成了“工具人”:
借刀殺人:忽悠段末波攻打王浚,承諾“戰利品全歸你”
空手套狼:用繳獲的晉軍盔甲換鮮卑戰馬
終極反殺:等段氏內訌時突然背刺
最絕的是314年棘城之戰,石勒假裝潰逃,在雪地裡灑滿黃豆。鮮卑騎兵追來時集體跳起“冰上芭蕾”,被回馬槍殺得人仰馬翻。此役過後,段氏鮮卑改行養馬,再也不敢碰瓷。
5.清理青銅選手:曹嶷、徐龕的“送人頭”之旅
青州曹嶷屬於典型的“又菜又愛玩”,在自家地盤修了個比洛陽還大的廣固城。石勒派石虎出征時隻說了句:“記得帶夠麻袋裝錢。”結果石虎不僅搬空曹嶷的小金庫,還把他做成“人皮風箏”放飛——彆誤會,這是《晉書》正經記載的刑罰。
泰山徐龕更是個奇葩,作為漢人軍閥卻給自己紋了個狼頭刺青。石勒派兵征討時,這貨居然陣前脫衣秀紋身:“老子有狼神護體!”結果被亂箭射成刺蝟,完美詮釋什麼叫“裝x遭雷劈”。
6.吃雞決賽圈:石勒的“苟王秘籍”
複盤石勒的團滅之路,藏著職場生存的終極智慧:
扮豬吃老虎:對王浚裝孫子,對劉琨裝文盲,對劉曜裝店小二
專業撿漏王:專挑“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滿地裝備
人設管理大師:在胡人麵前是草原雄鷹,在漢人麵前是儒家門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ax版
這位羯族影帝最絕的,是把殺人放火包裝成“替天行道”。屠城時說“晉室無道”,稱帝時改口“天命在趙”,妥妥的古代pr鬼才。
四、胡漢好基友:石勒與張賓的逆天拍檔史
1.求職奇遇記:當文盲老板遇上985學霸
公元307年秋,河北某土匪窩裡,羯族頭目石勒正對著搶來的《孫子兵法》發愁——這竹簡上的字兒咋長得跟羊蹄印似的?此時帳外傳來通報:“有個穿長衫的書生求見,自稱能助主公得天下!”
這個書生就是張賓,中山無極人氏,祖上八代都是公務員,到他這代卻趕上八王之亂。眼看中原亂成一鍋粥,他帶著簡曆其實是手抄版《戰國策》)四處求職,先後被司馬越、王浚等老板拒之門外。理由很一致:“這人文縐縐的,打仗不實用!”
麵試現場堪稱魔幻:
石勒光著膀子啃羊腿,油手在《孫子兵法》上按出個油印子
張賓掏出毛筆,蘸著羊油在案幾上畫天下大勢圖
帳外十八騎偷聽,集體打賭“這小白臉能活幾炷香”
當張賓說出“主公若得冀州,當效光武故事”時,石勒突然拍案而起。張賓閉眼等死,卻聽見:“來人!給軍師上烤全羊!”原來石勒把“光武”聽成了“光有武力”,覺得這書生誇人真到位。
2.職場蜜月期: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這對cp的合作模式堪稱古代版“沒頭腦與不高興”:
石勒:“搶幽州?乾他丫的!”
張賓:“且慢!臣有上中下三策...”
石勒:“聽不懂,選最刺激的!”
名場麵1:影帝培訓班
311年打王浚,張賓給石勒開小灶:
“主公見王浚時要哭得真誠,台詞背熟沒?”
“放心吧!那句‘明公比劉邦帥’我練了八十遍!”
結果石勒臨場發揮,加戲說要給王浚當乾兒子,嚇得張賓瘋狂使眼色——這段要是拍成電視劇,絕對能拿艾美獎。
名場麵2:文化扶貧工程
張賓發現石勒把“禮賢下士”寫成“禮鹹下土”,連夜開班掃盲:
“主公,這是賢,不是鹹魚...”
“差不多嘛!鹹魚翻身不也是人才?”
後來石勒在詔書上寫“天下太皮”原意是太平),張賓硬著頭皮解釋:“這是說天下太平得皮實!”
3.治國版“霸道總裁愛上我”
這對君臣把後趙經營成五胡時代的“創業公司”:
胡漢分治:狼性文化與kpi考核
羯族高管:年度搶夠500匹戰馬獎羊十隻
漢族文員:背誦《論語》前十篇升職加薪;
混合團建:漢官學射箭,胡將背古詩
某次團建翻車現場:
漢臣荀綽射箭脫靶,被罰給戰馬刷毛
羯將支雄背《關雎》記成“關關烤雉”
石勒親自示範摔跤,把張賓的腰帶給扯斷了
農業改革:種田界的魔鬼教官
張賓推行“種田三件套”:
深翻土地得用特製鐵犁實測耕深超半米)
施肥必須用骨粉戰場撿骨頭現場磨粉)
禁酒令嚴到連馬奶酒都算違禁品
老農吐槽:“張大人,我家驢都沒您這麼使喚人!”結果秋收糧倉爆滿,老頭改口:“真香!”
4.文化縫合術:草原雄鷹硬凹文人設
張賓給石勒設計的帝王人設包括:
穿漢服祭孔雖然袖子裡藏羊肉)
每月十五開“鄴城詩詞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