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詠成漢幽公李期》
錦都龍戰血痕新,紫闕驚飆卷帝宸。
星隕璿衡天柱折,鼎遷金殿歲華淪。
宮槐泣露臣僚佞,禁苑燃萁骨肉嗔。
青簡何堪幽主諡,寒鴉啼夜蜀山春。
一、氐族貴公子:天才少年的“職場”初體驗
1.氐族崛起與成漢立國
要理解李期的人生,必須先回到西晉末年的亂局。氐族李氏家族原本是略陽今甘肅秦安)的豪強,李期的祖父李特趁著八王之亂,帶著流民在巴蜀搞起了“創業項目”。李特之子李雄更是個狠角色,公元304年直接稱成都王,五年後改國號“大成”,史稱成漢——這是十六國中第一個割據政權。
創業基因的家族傳承:
李期出生時約314年),成漢已控製四川盆地。這個政權堪稱“氐族有限公司”,家族成員壟斷高管職位:叔叔李驤管軍事,堂兄李壽抓財政,老爹李雄擔任“董事長”兼ceo。李期作為“太子爺預備役”,從小在權謀漩渦中耳濡目染。
2.學霸的硬核養成
史書記載李期“幼而聰敏,好學,善屬文”,這可不是客套話。當時氐族貴族普遍重武輕文,但李期硬是卷出了文化新高度:
文學修養:能寫駢文、作詩詞,曾給老爹的宮殿題寫匾額《玉衡殿賦》,群臣讚歎“有班固之風”《華陽國誌》);
語言天賦:精通氐語、漢語,甚至能模仿蜀地口音講段子;
管理學實踐:15歲就組建“幕府少年團”,把成都富二代圈層玩得明明白白。
經典案例:人才招聘會
公元330年,17歲的李期參加老爹舉辦的“成漢首屆人才選拔大賽”。其他皇子拚爹拚財力:
大哥李越:送寶馬金刀;
二哥李霸:承諾官職;
李期:推出“三包政策”——包食宿“廩食其門客”)、包晉升“舉賢能者與共治”)、包養老“老病者給帛五匹”)。
結果“旬月之間,至者千計”《晉書》),直接刷新成漢人才引進記錄。更絕的是,他推薦的人後來多數成為能臣,比如尚書仆射王嘏、將軍李奕,堪稱hr界鬼才。
二、皇位爭奪戰:從“佛係皇子”到“弑君狂魔”
1.李雄的致命決策
公元334年,李雄病重時突然“作妖”。這位以“寬厚”著稱的開國皇帝,竟跳過所有兒子,傳位給侄子李班!理由很“正能量”:“吾起兵於亂世,本為濟世。班仁孝好學,必能安民。”《資治通鑒》)
但現實很骨感:李班親爹李蕩早亡,在朝中毫無根基;李雄諸子手握兵權,尤其李越鎮守軍事重鎮葭萌關;氐族傳統“兄終弟及”,侄子繼位違背祖製。
權力真空下的暗流:李期與三哥李越在靈堂對視一眼,瞬間達成共識。《晉書》記載兩人密謀:“先帝梓宮在殯,孤等親奉喪事,宜早除異己。”於是,一場史上最潦草的政變上演了。
時間:李班即位不到五個月;
地點:停放李雄靈柩的殯宮;
道具:藏在孝服裡的短刀;
台詞:李班正哭得投入,李越突然大喝:“爾非李氏骨血,安敢居此位!”你一個過繼的也配當皇帝?)
刀光閃過,李班卒,享年47歲。整個過程快得連史官都懶得細寫:“班死,年四十七,在位五月。”《華陽國誌》)
2.皇位燙手山芋
弑君成功後,李越卻上演“謙讓大戲”:“弟本羅氏嫡母)所養,又材器過吾,宜主社稷。”《晉書》)
這波操作堪稱古代版“甩鍋藝術”:
合法性危機:弑君罪名總得有人背;
試探群臣態度:若李期上位引發反對,李越可隨時“撥亂反正”;
實際掌兵權:李越自封大將軍,控製成都防務。
22歲的李期就這樣被架上龍椅,改元“玉恒”。登基大典上,他或許想起了老爹的教誨:“治國如烹小鮮。”但誰也沒想到,這道菜很快就被他炒糊了。
三、暴君執政實錄:當庸臣遇上瘋批老板
1.治國三板斧
李期上任後的政策,活脫脫是《昏君操作指南》的標準示範:
第一斧:清洗老乾部
開國元勳李驤之子李壽被外放涪城,明升暗降為漢王。司徒何點、尚書令王嘏等能臣“被退休”。啟用景騫、姚華、田褒組成“草包內閣”——景騫:專業馬屁精,名言“陛下之智,雖張良不及”;姚華:李期乳母之子,靠關係混到尚書;田褒:唯一政績是20年前勸李雄立李期為太子。
第二斧:家族狼人殺
三哥李越:封封建寧王,實則剝奪兵權;四弟李霸、五弟李保:某日宮中赴宴後“暴斃”,太醫令私下記錄“麵青紫,七竅出血”《華陽國誌·李期傳》);堂叔李始:因抱怨“李氏將亡”,被當街腰斬。
第三斧:恐怖統治
言論管製:百姓路上交談超過三句者,以“誹謗朝政”論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財富收割:“籍沒大臣家財以實宮室”《晉書》),連司徒何點家的祖傳硯台都被充公;
魔幻法律:規定成都百姓必須每日向皇宮方向跪拜,違者罰修城牆。
2.荒誕名場麵
【李壽監控計劃】
李期對堂叔李壽的猜忌達到癲狂程度:派太監許涪常駐李府,美其名曰“顧問軍事”;要求李壽每日提交《工作日誌》,連如廁次數都要記錄;聽說李壽在涪城練兵,立即送去十箱補藥:“叔父勞苦,當多進人參”。
李壽的反擊堪稱黑色幽默:他當著使者的麵生吞人參,然後吐血倒地。等使者回報“漢王病危”,李期正得意時,李壽的軍隊已兵臨成都城下。
三、暴君執政實錄:當庸臣遇上瘋批老板
1.經濟崩潰的“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