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北涼末主沮渠牧犍:涼州情聖的亡國劇本_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 > 第417章 北涼末主沮渠牧犍:涼州情聖的亡國劇本

第417章 北涼末主沮渠牧犍:涼州情聖的亡國劇本(2 / 2)

沮渠牧犍在平城過起了“高級宅男”生活。白天讀讀佛經,寫寫書法,假裝歲月靜好;晚上估計常做噩夢,夢見姑臧城破時的火光與哭喊。這種“表麵風光內心慌”的日子過了八年。

公元447年,末日審判降臨,有人告發他三大罪狀:“私藏珍寶毒藥”疑似想翻盤或自殺?);“暗殺北涼舊臣百餘口”怕人揭老底?);“其姐妹行巫蠱之術詛咒大魏”家屬作死大禮包)。

這次拓跋燾不忍了。賜死聖旨送到彆墅,沮渠牧犍異常平靜,最後見了武威公主一麵。史書沒記載訣彆台詞,但可以腦補:“公主,我這一生……對不住。”隨後飲下禦賜毒酒,結束了他矛盾重重的一生。死後得了個諷刺諡號——“哀王”。真可謂:風流半生荒唐事,留得千秋一歎哀。

第六幕:千秋功罪——涼州文化推手與亡國標本

沮渠牧犍的棺材板蓋上了,但曆史評價的爭論遠未停止。

板磚派以《魏書》為首):火力全開!罵他“見利忘義”拿兩家工資),“苞禍滅親”藏李氏害國家),“荒淫失德”嫂子門事件),是典型的“nozuonodie”代言人。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稍顯厚道,惋惜道:“牧犍聰穎好學,和雅有度”,奈何“私德有虧,終致傾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學霸。

點讚派文化史角度):拂去道德汙垢,沮渠牧犍的文化遺產閃閃發光。

佛國護法:他主政時,涼州是西域佛教東傳的“5g基站”。天梯山石窟在他資助下擴容升級,高僧曇無讖譯出《大般涅盤經》等重要佛典。這些成果後來被遷到平城的涼州僧匠帶進雲岡石窟,成就了“涼州模式,平城開花”的藝術奇觀。可以說,沒有沮渠牧犍時代的積累,就沒有雲岡、龍門的輝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獻快遞員:他獻給劉宋的河西典籍包括失傳的《十三州誌》等),是南北朝分裂期一次重要的文化輸血。南朝文士如獲至寶,為隋唐統一後的文化大融合埋下伏筆。

民族融合試驗田:他重用宋繇、闞駰等漢族士人,胡漢共治,讓河西成為亂世中罕見的“文化綠洲”。被遷往平城的數萬涼州人學者、工匠、僧侶),成為北魏漢化的先鋒隊。

尾聲:曆史的回響

姑臧城破時,學者闞駰抱著未校完的經卷,回望夕陽下的祁連山。風沙中,他或許想起與國王在敦煌整理古籍的時光。而在東去的囚徒隊伍裡,天梯山石窟的匠人默默攥緊了手中的鑿子——技藝,是他們最後的尊嚴。

幾年後,平城武周山下雲岡石窟所在地),叮當聲再次響起。監工的北魏軍官聽不懂涼州工匠的方言,卻震撼於他們刻出的莊嚴佛陀。那一刻,涼州的魂,附在了北魏的身。

沮渠牧犍的悲劇,是個人欲望與家國責任的血肉碰撞。他精於算計卻算不透人心,推崇文教卻管不住情欲,在胡漢交融的壯闊時代活成了一個矛盾體。當我們駐足天梯山或雲岡,凝視那些穿越千年的佛陀微笑,或許能聽到曆史的低語:權力如沙,終將被風吹散;唯有文明的長河,能在時光的荒漠中奔湧不息,滋養永恒。沮渠牧犍的故事,恰似這長河中一朵荒誕又沉重的浪花。

仙鄉樵主讀史至此,有詩詠曰:

敦煌繼璽承龍脈,裂幟姑臧傾玉壺。

北魏和親安朔漠,南朝獻冊重文儒。

深宮穢亂驚胡月,鐵詔頒行泣楚巫。

忍看龜趺銷帝篆,河西霜雪沒兵符。

又有詞《鷓鴣天》,敘牧犍囚平城事:

夢斷駝鈴鎖禁牆,故園西望路蒼茫。

當年曾醉葡萄酒,此日空斟琥珀光。

鴛瓦冷,朔風狂,降王冠冕蘸秋霜。

佛經貝葉塵封久,忍數重宮更漏長。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 替嫁給失明反派後 亂世兵戶發媳婦,開局領娶三罪女 羅趙周向的新書 武極真魔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