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要重新製定一下班規班紀。”
米格說著把小說截圖切換成了一張量化考核表。表裡詳細的列出了一係列的加分項和扣分項。
“我們從明天開始將按照圖上的量化考核表來進行考核。主要包括學習表現,品德行為,日常紀律,衛生習慣,提升拓展等五個方麵。”
說完,米格讓到了一邊,把大屏幕完整的展現在學生麵前。
“高嘉鵬,你去文印室看一下,量化考核標準打印好了沒有。”
東西是上午就送到文印室的,後來要處理劉子涵的事情,米格就一直沒來得及去拿。
高嘉鵬趕緊起身,小跑著去了文印室,不一會兒就抱著一遝打印好的量化表回來了。
“老師,現在發嗎?”高嘉鵬問米格,見她點點頭,快速地把材料分發下去。
米格趁著學生拿著材料看的時機開始解釋要求:“以往我們的學習評價手冊隻登記了你們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有些同學的成績可能還沒有自己的年齡大。這樣既傷你們自尊心,也不能提高大家的學習動力。”
“所以今年開始,我們的考核機製進行一些調整。在延續學校考試考核的基礎之上,我們八五)班實行加權平均法在計算最終成績,也就是說把大家的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分彆加權計算,然後加權平均作為年終成績。”
聽著米格的解釋,大家臉上都有了幾分正色,誰不想期末成績好看些呢?過年的時候,一堆親戚聚在一起吃飯,某某你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呐?說出來的成績漂亮,過年的紅包都要厚一些。
米格看娃們上鉤了,繼續加大火力:“平時成績大家的起始分數都是100分,後續就要根據大家的表現來進行加分和扣分了。具體的加分項目和扣分項目,表格裡麵都列的很清楚。”
“學習表現占30分,遲到、早退一次扣1分、曠課一次扣2分,作業抄襲一次扣2分,擾亂課堂紀律,玩手機或看與課堂無關的書籍一次扣1分;”
“品德行為占25分,和同學吵架一次扣1分,打架一次扣3分,吸煙、喝酒、賭博等一次扣5分並通知家長嚴肅處理;”
“日常紀律占20分,課間操、升旗無故遲到、早退、曠到一次扣1分;衛生習慣占15分,座位周圍臟亂一次扣1分,值日生不認真完成任務一次扣2分。”
“以上是扣分項,考慮到大家的能力差異沒有對成績、作業情況做過多要求,但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對待。”
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班裡邊的學生基礎差異大,不能把他們逼太狠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教育學生,也要一步一步來。
有罰當然就要有獎。
“各科老師組織的平時測驗成績我這邊會進行登記,排名前10加4分,1030加3分,3060加2分,6090加1分,後10不加分也不扣分。”
“有同學運動能力比較突出、或者有一定的才藝,能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比如運動會、文藝彙演等每次參加加1分,在活動中有突出表現者額外加2分。”
“學習小組能定期完成老師指定任務,在班內分享學習成果,完成一次組內成員每人加2分。積極參加學科競賽、興趣小組或社團活動參加一次加1分,在活動中獲獎視獎項等級加分,校級一等獎加3分,二等獎加2分,三等獎加1分;市級及以上獎項加倍加分。”
“在學習或品德等方麵有明顯進步,這個要根據你們等的前後對比情況,由我和其他同學共同評價,酌情加分,最高加2分。”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社區服務、公益勞動等,參加一次加1分。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有突出表現或獲得相關榮譽,視情況加12分。”
長長的一串,終於說完了。
“老師,那個學習小組完成指定任務,您今天安排的論文活動算不算啊?”黃一凡舉手問道。
他這個問題問的好,這也是班裡所有同學都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