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思元登上舞台的時候,現場的大部分觀眾還沉浸在驚訝中。
他們以為今天隻是個新車發布會!
剛才陳卓發布完了華耀麒麟,他們覺得就差不多進入到發布會尾聲了。
沒想到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感謝大家今天的到場,以及對華耀的支持。”一上來,顧思元先感謝了一下觀看發布會的所有人。
“今天第一件事情呢,就是我們華耀汽車的首款b級車型,華耀麒麟正式發布了!”
“那接下來就由我來介紹點彆的,首先我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們華耀最新研發的超級增程技術!”
超級增程技術?
聽到這個專業術語!
所有人頓時一愣!
之前陳卓說的是,華耀汽車在這兩年的技術突破。
他們還想著是什麼他們沒聽說過的黑科技呢!
誰想到一上來居然是增程技術!
就這?
雖然顧思元加了“超級”兩個字,但是也阻止不了彆人對於這個技術的吐槽。
因為增程技術,一直被視為落後的技術。
增程式混動技術是最早的能源驅動類型之一,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就開始被使用了。
而使用增程技術的第一家車企,就是保時捷。
正因為這個技術年代久遠,而且增程確實沒有太高技術門檻。
以至於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覺得它有點“脫褲子放屁”,因為它既有發電機,又有發動機,同時在一輛車上,給人感覺很不純粹。
再加上增程式混動發動機,與電機隻能構成串聯形式,也就是說發動機相當於一個大型充電寶一樣。
車輛搭載了發動機,卻不能直接驅動車輛,所以會顯得比較雞肋。
而且早期發動機和電機效率都相對較低,讓發動機使用效率並不高,特彆在匱電狀態下,車輛動力衰減相當厲害。
最重要的是,以前搭載增程器最多的車型是老頭樂,這也是讓很多人認為它技術落後的主要原因。
但是現在隨著新能源市場蓬勃發展,各大造車新勢力,在增加續航方麵,全都是用的增程方案。
而且增程經過幾代的更迭,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
“今天華耀帶來的是兩套增程方案,分彆是由1.5增程專用發動機和1.5t增程專用發動機,搭配我們最新研發的專用電池與電機,來為車輛提供最充足的動力。”
“首先我介紹一下,由1.5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電機組成的增程式混動係統,在這套動力總成中,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0k,電機最大功率達到220k,最大扭矩更是高達380n·。”
“這套要動力組合,為車輛提供了充沛的動力儲備,日常家用完全足夠。”
“同時,車輛還配備了53.74k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裡程達到400k,完全能夠滿足日常通勤需求。”
。”
這個數據一出,倒是讓不少人驚訝,但好像也沒達到驚喜的程度。
這樣的數據,一些造車新勢力,都能達到。
“百公裡饋電油耗,我們做到了3.0。”
聽到這個油耗表現,眾人臉上才開始出現驚訝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