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有秦昇,他的弟弟楊侑依舊被囚禁在長安城的大興宮,淪為一個任由李淵擺布的傀儡,一旦哪天失去了利用價值,等待他的便是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綾。
若是沒有秦昇,他的祖父、叔父和兄長都將死在叛亂的驍果軍手中,他的祖母和姑姑都將淪為宇文化及這個無恥叛賊的玩物。
若是沒有秦昇,單靠一個王世充,洛陽城遲早要淪於李密和瓦崗軍之手,到那時等待他的同樣隻有死亡。
正因為他對秦昇一直懷有深深的感恩之心,因此當他看到秦昇騎著馬一步步朝他走來時,他如何能不激動到流淚。
在離楊侗幾十步開外,秦昇和身後的上萬將士同時停下了腳步。
隨後,在幾萬雙眼睛的注視下,秦昇和王世充同時翻身下馬,緩步走到楊侗跟前,躬身施了一禮道:
“臣,秦昇(王世充),參見越王殿下。”
他們身後數萬將士也一齊躬身行了一禮,口中齊聲道:
“參見越王殿下。”
聲如洪鐘,直衝九霄,聽到在場的百官和百姓無不心潮澎湃,暗暗感慨不愧是威武常勝之師。
楊侗壓下心頭的激動,親自上前攙扶起秦昇,口中不住說道:
“秦將軍不必多禮。”
“多謝殿下。”
秦昇恭聲謝過楊侗,麵上看不到一絲大勝之後的驕矜之色,看得楊侗對他的好感不由又提升了幾分。
隨後,楊侗像是才看到一旁的王世充一般,對他微微一頷首道:
“王將軍也免禮吧。”
王世充內心一陣抽搐,麵上卻還是不得不故作感激涕零道:
“多謝殿下。”
楊侗看了一眼王世充,沒有再說什麼。
他之所以故意當眾冷落王世充,皆是因為一直以來他對王世充都有些不滿。
他對王世充不滿不是因為王世充對戰瓦崗軍勝少敗多,而是因為他能明顯感覺到王世充在對付瓦崗軍時並沒有全力以赴,一直在保留實力。
更重要的是,王世充名義上受自己節製,但一直牢牢控製著手中的兵馬,根本不許任何人插手,儼然將朝廷兵馬當成了他的私兵,這是楊侗最不能容忍的。
若不是因為李密和瓦崗軍在城外虎視眈眈,其他留守東都的大臣又不及王世充會帶兵打仗,恐怕他早就上奏江都的皇祖父,要將王世充給撤職查辦了。
如今瓦崗軍已滅,楊侗正好借著秦昇來東都獻俘的機會好好敲打敲打王世充,讓他知道大隋除了他之外,不是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了。
隨後,秦昇代表隋軍將士向越王楊侗獻上了三萬多名瓦崗軍俘虜。
看著這些一直以來威脅洛陽城安危的瓦崗兵如今五花大綁灰頭土臉出現在自己麵前,圍觀的百姓再度歡呼聲雷動,氣氛瞬間達到了最高點。
獻俘儀式過後,越王楊侗非要秦昇跟自己同乘一輛車輦進入東都洛陽,秦昇本來堅辭不受,但架不住楊侗一再堅持,最終隻能勉為其難上了楊侗的車輦,跟楊侗同乘一車進入洛陽城。
同樣立下大功卻被冷落到一邊的王世充看著楊侗車輦離去的背影,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狠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