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乃是大唐學問的巔峰,也是所有讀書人的最高殿堂,彆說在勳貴子弟雲集的國子學和太學了,就算是四門學裡,也都是天之驕子!
自大唐立國以來,國子監內雖然從來就沒和諧過,畢竟文無第一,讀書人之間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流血事件,還是頭一次。
而作為一切的源頭,《大唐周刊》瞬間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十幾位大儒站在階下,個個神情激動。
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往大殿柱子上撞的衝動。
“此次爭端,全因《大唐周刊》上刊登了數篇將門中人撰寫的文章,致使將門子弟與其他監生鬥毆,陛下若不以重典處置,老臣就一頭撞死在這大殿之上!”
“自《大唐周刊》創辦以來,國子監爭端不斷,如今極其矛盾的緣由,全是那柳葉故意挑唆,請陛下革查《大唐周刊》,以儆效尤!”
“國子監乃是大唐文化薈萃之地,整日爭端,如何專心搞學問?”
“《大唐周刊》實在是誤國誤民之物!”
群情激奮之下,大儒們的情緒顯然有點控製不住了。
李世民麵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也不說話,就這麼靜靜的等待著。
張阿難悄無聲息的出現在龍椅的下首,回頭看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也同樣看了他一眼,主仆二人早已心意相通多年,隻是這一眼,張阿難瞬間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同樣的情況之下,彆人無法理解李世民的意思。
但有的話,偏偏就不能當眾說出來,否則會把那些大儒的情緒直接引爆!
甚至於,當著這麼多人,李世民都沒辦法把張阿難叫過來說悄悄話。
張阿難悄悄衝大寶招了招手。
大寶連忙上前,俯低身子。
“你速去召鄂國公他們前來,隻要是在《大唐周刊》發表文章的老帥,全都聚集過來,一定要快!”
大寶一愣,腦門上浮現出一層冷汗。
“乾爹,把那些老帥叫過來,可就全亂套了,說不定他們敢在大殿之上大打出手!”
張阿難用極低的聲音,道:“陛下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記住,一定要讓那些老帥主動覲見,千萬不能說是陛下召見!”
大寶一溜煙的跑出去。
張阿難再次回頭,不露痕跡的衝李世民點了點頭。
李世民的嘴角浮現出一抹笑容,不過很快就隱去了。
...
國子監的消息傳播得很快,那些大儒跑到皇宮哭訴的同時,柳葉也知道了國子監的內情。
看著比上次還淒慘的馮智戴,柳葉終於憋不住了拍著大腿哈哈大笑。
“你這又是何苦來哉?”
“挺俊秀的小夥子,除了曬得黑了點之外,沒彆的毛病,被人揍了烏眼青也就罷了,你這大巴掌印子是誰打的?”
馮智戴抬頭,用一雙熊貓眼幽怨的看著柳葉。
“柳兄,你這幸災樂禍的本事又上了一個台階,我為何挨揍?還不全因為你那《大唐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