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官確實不能乾政,但如韋氏這般的人,無法心係官家,自然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上麵。
國事,與趙構有一定的相關性,韋氏雖不懂也得了解,以備必要時為兒子提醒。
在她的了解中,大宋北邊很亂,尤其是燕京周邊,雖然表麵上確實歸附了大宋,但區域內仍舊亂事不斷。
其中,張覺和郭藥師二人,打的是大宋旗號,卻並未做大宋部將該做的事。
以郭藥師為例,歸降後甚至還穿著遼國的官服。
以韋氏之淺見,這與改嫁後終日抱著前夫家的靈牌哭喪有何區彆?
她一介女子目光短淺,始終不知朝堂上的諸位是何等想法。
“有危險嗎?”
韋氏還是忍不住問出這句,她唯一的希冀,去往北方亂地,自然十分擔心。
“或許有,但父親準許我和範希文帶些自己的人。”
韋氏稍稍放心。
範希文手裡的人,都是江湖中有些名氣的好手,雖然那些諢名上不得台麵,但經過範希文調教之後,能力卻是不低。
三娘曾經麵稟過,念七隊之能耐,比皇城司的一些人還要厲害,戰陣之法遠超捧日軍。
“你知三娘與範希文之事?”
趙構聞言一愣,而後是苦笑。
“這是三娘的選擇,或許她還想著要娶範希文過門。”
對於這個“姐姐”,趙構實在不知該說些什麼,若在後世高低要頒發一個“女強人”的獎狀。
韋氏十分開心。
“她這是在為你考慮呢!三娘這孩子真不愧為韋家血脈,極有知恩圖報的風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構莞爾。
若非要這個解釋也可以,反正趙構是覺得三娘的行為,他理解不了。
被韋氏這麼一說,倒通透了許多。
兩位女官帶上來一個食盒,一個鏡盒。
“這裡是我給你準備的吃食,這次不是我親手做的,卻是我看著做的。
鏡盒裡是給康王妃的一些禮物,她是功臣,這些東西倒顯得寒磣了一些。”
趙構知道這是母親給邢秉懿的獎賞,婆婆賜給兒媳婦兒的,有什麼寒磣不寒磣的說法。
太見外,還不如與範希文之間親近,愈發覺得進宮來興致缺缺了。
明明沒見到母親之前,十分想念的。
韋氏又交代了幾句,大致讓趙構多長點心眼之類的,把自己在宮中看見的、學到的、總結的經驗委婉表達一番。
一句話:人心可畏,全靠自己權衡利弊,必要時當舍棄一切,保全自身。
明哲保身或者退守二線,都是處事之道。
趙構與韋氏均不得寵,無法跳出去爭,隻能以保全自己為首要。
趙構一路出宮,見範希文還在馬車旁打著哈欠在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油然而生。
母親說,關鍵時刻,範希文也要舍出去。
她或許說得沒錯,但趙構不認同。
我之手足,今日若能舍去,他日彆人也能把我當成衣服。
“範先生,走,去我家吃餛飩!”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