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盞。”
趙佶輕聲吩咐。
由李彥親自分發給桓、楷二位殿下。
酸湯入口,疲乏頓消。
趙佶再發話。
“桓兒身為太子,有時間多幫我處理一些國事,這等小道,當以後再去接觸。
楷兒孝心一片,但這次卻是不能讓你參與,等範希文後麵的安排出來,再與你分撥。”
一話兩端。
對趙桓卻像是責怪,對趙楷倒像是安撫。
其實在趙佶想來,協助處理國事就是委以重任,而掙錢不過是一坨小利。
這樣講既表達了對太子的信任和器重,也不至於寒了三子的心,是慈父行徑。
但在下方二人聽來,卻並非如此。
這麼明顯的態度,不正說明趙楷在官家心中地位,略高於趙桓麼?
“父親,商賈一道卻是小道,但也關乎民生國本,孩兒認為當與國事一視同仁。”
趙桓少有與父親辯駁,今日居然為了這種小事,以“正事”的由頭發表自己的意見。
趙佶原本還算愜意,此刻卻有些鋒芒展現,雖然笑容還在,但眼光卻不再柔和。
“那以你之見呢?”
趙桓放了手中的湯盞,長身施禮。
“孩兒淺見,內庫經營同似國庫,乃一國一家之根本,孩兒既為太子,當事事參與之,以明其理。”
說辭不算牽強,但卻觸及了趙佶的底線。
雖然是太子,卻想伸手去管內庫,難脫僭越之嫌。
李彥暗歎:太子殿下喲,你這不是盯著官家褲兜不放嗎?
趙佶麵無表情,又喝了一口湯,太酸,讓他嘴角扯動。
“官家,康王趙構求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桓知道自己的話有些過分,暗怨自己太衝動,何必去置一時之氣。
正為此事發愁,居然來了個萬能的解藥。
趙構入殿參拜。
他不同於太子和趙楷,在趙佶麵前行事一向十分小心,大禮參拜必不可少。
“平身。”
趙佶雖不喜趙桓的行為,但眼前的趙構,更令他無端生出厭惡來。
其實主要乃韋修容之故。
她能得趙佶寵幸,實則有些“意外”,這事也是趙佶後來想明白的。
以至於趙佶後來極少與韋氏親近,再到後來直接忽視了她。
“你來覲見,所為何事?”
趙構連頭也不敢抬。
“孩兒近些天苦練書法,覺得有些精進,但又覺得總有關竅不通,請父親指點。”
他托起一張被裹得極好的宣紙。
李彥拿了,又躬身在案上鋪開。
其實是一幅好字,雖然難托稚氣,卻已經能看出大家風采來。
“是有些精進,但章法全亂了。”
趙佶根本沒有細看。
就像是對趙構說:你這全是些江湖體。
趙構下巴都抵到了胸口,他緊緊記住範希文的交待,不去想眼前的糟心事。
但“不學無術”四個字,總會伴隨在趙佶身邊,時不時地在趙構雙耳亂竄。
又聽趙佶再問。
“你就不能學些好的東西麼?”
趙桓聞言,心生一計。
“父親,聽聞範希文是個賺錢的好手,既然原本就讓康王多與之接觸,不如乾脆讓他與範希文一同做事。”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