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米的工程速度是最快的。
範希文一聲令下,範宅大掌櫃魏忠義出動。
在管家的配合下,撥了二千貫巨款出門采購。
隻兩個時辰不到,就備好了貨。
其實也就是搭棚所需的材料,以及灶具、廚具、各類餐具等。
至於人手,八大金剛早都安排好了。
“人多力量大!”
範希文由衷地感到舒心,往後甩手掌櫃連談生意都不用自己出動了。
隻需要動動嘴皮,自有魏忠義等安排下去。
大宋有燈箱。
《清明上河圖》中有記錄。
其實簡單,用木料釘出一個架子,以輕紗覆蓋外表,著重墨書寫招牌或廣告語,內置一油燈籠。
但需要專人看管,否則怕油燈傾斜,引發火災。
範希文計劃很好,棚子白天設廉價路邊餐,晚上設特色宵夜。
燒烤自然必不可少,但粉條、河粉一類的東西也是必須的。
北魏末年,賈思勰《齊民要術》記錄了粉條的具體做法,至宋時,技術已經成熟。
汴京也有“酸粉”售賣。
而河粉,其實就是米漿為原料的食物,對於好吃嘴範希文而言,不算難事。
就是製作效果上差強人意而已,口感並不算太差。
關鍵是醬料。
丁初酉看著忙忙碌碌的攤位,頓覺自己吃了大虧。
“範公子這架勢,是要搶潘樓的生意麼?”
趙構也是看得目不轉睛,第一次見範希文雷厲風行地做一件正事,心中的佩服更甚。
“估計不但搶不走你的生意,還能讓潘樓生意更好!不信你看看聚賢閣。”
丁初酉眼睛瞪大。
聚賢閣他如何不知,一個快要倒閉的小店,當前一日的營收估計不比一些正店差。
如果讓聚賢閣得了正店的招牌,恐怕瞬間便會躋身汴京七十二正店前十。
“想不到我居然有眼不識金鑲玉。”
丁初酉的自貶出於本心,他要是早知道範希文與聚賢閣的關係,就算自掏腰包也要加入。
“老板,一切都準備好了。”
“嗯,開始剪彩!”
借潘樓名聲,這一點必不可少。
隻見有人拉過一條橫幅來,上麵是陳東代筆寫的字:
熱烈慶祝潘樓路邊大排擋開張大吉!
剪彩流程很快。
將趙構、丁初酉、潘樓掌櫃拉到一起,用剪子剪斷橫幅,然後又把他們推走,這便完事了。
趙構隻管傻嗬嗬地充當吉祥物,而丁初酉與潘樓掌櫃則久坐懵逼樹下。
“啥意思?剪彩,這就完啦?”
他們覺得這個流程過於敷衍。
趙構的解釋則具體得多。
“好比炮仗,隻聽個響,用完就扔了。”
不愧是文化人,精準形容。
待丁初酉進了一次店再出來,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範希文的棚子早已人滿為患,大街上已經擺滿了流水席,拚桌的也不少。
丁初酉眼睛尖,發現落座的許多都是學子,而且這些人有個共性。
一旦有新客人到來,便紛紛拿了食物往邊上走,讓出了位置。
在大宋餐飲界表演帽子戲法的,估計範希文不是頭一個,但卻是玩得最好的。
有些手段,在後世爛大街,但在大宋還真值得一試。
“又來看又來買,好吃的羊肉串~西域羊肉串咯~”
“缽缽雞!缽缽雞!三文一串的缽缽雞~”
孜然味、辣子味、甜香味、大自然原味。
各種各樣的叫賣聲,把潘樓門前變成了夜間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