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朱悟能想要搬家去應天府,那就去吧。
得到家人的支持,朱悟能同誌很開心。
他相信,偉大的大明王爺朱吾適不會騙他的。
朱吾適確實沒有騙他。
對於朱悟能這種識時務,一心想要加入大明的人,朱吾適還是很歡迎的。
這世界那麼大,大明人口才占多少啊。
既然要稱霸全球,那就得學著去接納大明之外的人。
畢竟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都殺了。
隻有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可大明,發自內心地承認自己是大明的一部分,大明的全球化戰略才能成功。
如果跟元朝和清朝那樣,明明占領了華夏,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把華夏人當人,遲早藥丸的。
朱吾適要做的,不是奴役,而是融合。
等到全球民族大一統,全世界人民都認為跟著大明混最有前途的時候,你讓他們造反,他們也不會造反的。
像帶英帝國那種,趴在殖民地身上吸血的行為,不反抗就怪了。
咱們大明,是要帶領全球,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
大地球共榮圈。
所以,朱悟能提出想讓家人都來應天府定居的時候,朱吾適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外國人融入大明的問題。
直接簡單粗暴地扔到百姓當中去,這個方法顯然是有問題的。
畢竟長相不同,語言不同,總是活在彆人異樣的目光中,時間長了難免心裡不舒服。
所以朱吾適的計劃是,搞個國際化小區。
外國人都可以住在裡麵。
國際小區的好處有哪些呢。
第一,小區裡都是外國人,大家誰也不會歧視誰。
第二,在充分融入大明之前,可以給這些外國人留一個緩衝的時間和空間。
等到這些外國人充分了解了大明文化以後,他們自然可以順利的融入。
第三,也是給大明百姓一個緩衝的時間,突然湧入大批的外國人,本地居民難免也會不適應的嘛。
朱吾適把國際小區的概念跟朱元璋說了一下。
朱元璋沒有任何的反應。
政治嗅覺朱元璋是有的,還很靈敏,但是在這方麵,他就不多了。
“老朱,你還是多抽空微服私訪一下吧,你都不了解百姓的生活,怎麼治理這個國家啊?”
如今應天府到處都是老外了,朱元璋竟然沒想過文化碰撞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兒。
就跟前蘇聯引進黑人留學生一樣,最後鬨得一地雞毛。
幾百年後的現代,也總是有老外在華夏的地盤上搞特權,真是惡心到了極點。
為了讓這些事兒不在大明發生,朱吾適不僅要建國際小區,還會建一個免費的國際學校。
這個學校不是給外國小孩兒建的,是給外國成年人建的。
如果想在大明的土地上長期居住,就要定時去國際學校學習東方人的禮儀和思想。
這樣不僅能夠避免一些不好的事兒發生,也能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大明,融入大明。
反正禮部的人每天都還挺清閒的,剛好讓他們去國際學校當老師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