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這個宰相都說弄就弄了,其他人誰敢囂張啊。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是好事兒。
官員們都怕他,他想施行什麼政策都能暢通無阻。
但是對於後人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兒了。
朱允文會被忽悠瘸,雖然有他自己無能的原因,但是在朱吾適看來,朱元璋起碼要背一半的鍋。
朱元璋把那些文武百官壓製得太厲害了。
在朱元璋手底下當官,每天都小心翼翼的,有什麼想法都得深思熟慮,還不敢提出來。
等到朱元璋好不容易死了,這些人開始放飛自我了。
就連黃子澄,齊泰都敢跳出來忽悠朱允文削藩了。
黃子澄洪武十八年就成了探花郎,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
這整整十三年的時間,黃子澄哪有什麼存在感啊。
說到探花郎,朱吾適就想到了穿越時空的愛戀裡那個黃子澄。
一般探花郎都是年輕英俊的那個。
如果第三名太醜,第二名帥點兒,皇帝甚至會讓他倆名次對換,因為探花郎就得是帥的。
可是穿越時空的愛戀裡那個黃子澄清,人家從小就是唱花臉的。
曹操,張飛,魯智深這類都是花臉。
真要說帥,那得是小生。
明明知道黃子澄是探花,還找了個這樣的,估計就是為了黑黃子澄。
黃子澄這人,也確實該黑。
朱元璋待他不薄啊,欽點他為探花郎,最後甚至讓他當了東宮伴讀。
朱允文待他更是好啊。他說削藩就削藩,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削藩不成,反而把自己的皇位弄丟了。
而黃子澄更是連命都丟了。
也就是黃子澄最後寧死不屈,被誅九族了,不然他的風評更差。
這個黃子澄也不能說壞,隻是多少是有點兒蠢的。
他為啥讓朱允文削藩,朱吾適覺得多少還是有些私心在裡麵的。
既然你覺得藩王製不好,你為啥不讓朱元璋削藩呢?
朱元璋要是削藩的話,肯定是一削一個準的,誰也不敢反抗。
還不是因為朱元璋不好忽悠,朱允文好忽悠嘛。
削藩是不是好事兒,是的。
就算是好事兒,也得看實際吧,也得看執行者是誰吧。
你讓朱允文去削藩,他有那個實力嗎?沒有的好吧。
既然出發點不是壞,那就隻能說他蠢了。
如果朱允文削藩成功了,那他黃子澄和齊泰將在大明的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朱吾適敢保證,黃子澄肯定有這方麵的想法。
可惜太過急功近利了。
最後他的願望倒是達成了,確實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惜不是啥美名。
如果朱允文登基之後,徐徐圖之,等自己做大做強之後再削藩,未嘗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畢竟他即位的時候才21歲啊。
放到現代,大學都還沒有畢業呢,有的是時間建功立業。
為啥那麼匆忙,一上位就削藩。要說這裡麵沒有黃子澄的功勞,朱吾適是不相信的。
黃子澄這麼急功近利,真的全都是為了大明嗎?
對於剛上位的朱允炆來說,削藩真的是勢在必行的嗎?
雖然朱元璋為了給朱允炆鋪路,把很多有功勞的有能力的勳貴都給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