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了他今天自作主張問朱吾適科舉的事兒。
他平時見到朱吾適的機會並不多,更彆說單獨接見了。
但是他又太想知道自己兒子還有沒有機會當官了。
所以乾脆借著這個機會當麵問問吧。
反正朱吾適好說話。
在場的又都是商人,他們其實也想讓家族後輩當官的。
朱吾適也挺驚訝的,他是沒想到,這種問題他們也敢問。
這可是相當於在挖文官的牆角啊。
不過嘛,他此前就已經說過了,現在再說一遍也無所謂。
“大家都知道,咱們大明已經有好幾年沒有開科舉了。大明明明很缺人才,為什麼還不開科舉,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原因,那就是現在的讀書人,質量不行。
未來肯定是會開科舉的,但是科舉什麼時候辦,這個就有待商榷了。
但是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們,那就是,科舉肯定會有變化的。
首先就是考試內容,這個必然會有所不同。至於怎麼不通,你們以後就知道了。
參加科舉的考生要求肯定也會有變化的。
你們關心的,商人子嗣是否可以參加科舉,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可以。
但是是否跟其他讀書人一起考,以後可以當什麼官,這個還是要皇帝說了算的。”
朱吾適沒有把話說得太死。
他又不是皇帝,最後拍板決定的還得是朱元璋。
如果朱元璋下不了決心徹底改革,那他也沒什麼辦法。
朱元璋要是有魄力,那就天下人都可以參加科舉。
當然了,背景調查還是要做的。
然後就是,符合條件的也是要篩選的,不能說認識幾個字就跑來參加科舉吧,這就是對科舉的不尊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朱吾適初步的設想是,讀書人可以正常參加科舉,隻不過考試內容要少一些四書五經,多一些對於以後當官治理地方有用的東西。
另外呢,凡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則可以參加另一個科舉。
隻要考過了,一樣可以當官。
這樣做的好處有幾點。
第一,不會一下子就把傳統的讀書人跟那些以前沒有資格參加科舉的人拉到一個戰場上。
這樣的話,讀書人的反應不至於太激烈。
我隻是科舉多考了一些科目而已啊,你要是考不過,那就是你菜。
另外呢,職業技術學院優秀畢業生可以當官的話,就會出現一批乾實事兒的官員。
畢竟職業技術學校主要學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各種專業技能。
如果一個地方官,既懂政治經濟,又懂工業農業,隻要他不壞,大概率能成為一個為民做實事兒的官吧。
最不濟也比那些滿腦子之乎者也的人要好吧。
而且這些職業技術學院出來的官員,天然就跟另一批傳統的官員不對付。
對曆史稍微有所了解的都知道,朝堂上就不能歌舞升平。
如果朝堂上歌舞升平了,他們就該聯合起來對付皇帝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大明戰神朱祁鎮了。
如果不是這家夥一手炮製了土木堡,導致大明勳貴幾乎絕種。
也不會出現文官一家獨大,聯合起來欺負皇帝的場景出現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